一味愛護 孩子“利”磨不出 該給寶貝啥樣愛?
http://www.caoliu14.com?2010-07-21 10:02? ?來源:鄭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解析:溺愛“培養”了孩子的無能
溺愛是禍,愛子要有度
“愛”子應有度。鵬鵬的爸爸之所以有“現在不知道怎樣辦好”的感嘆,一方面是對孩子任性過度的不滿,另一方面是他對教育孩子失敗的內疚表現。好在他已認識到了這一點,孩子才8歲多,這還不晚。
在青少年教育專家杜憲之看來,“愛子之情,人皆有之”。愛孩子是普天下的父母心。但對孩子無原則地溺愛,會使孩子滋生“以我為中心”的心理,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
杜憲之特別提醒家長:一定要在孩子做某些事時結合實情進行誘導教育。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做錯事時,家長要啟發誘導他懂得什么是對,什么不對,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的道理。對一些任性、大吵大鬧的孩子,最好別理睬他;這樣,孩子在無人理睬時會感到沒趣而安靜下來,事后再指出他的錯誤。一點點地分析,慢慢地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是不對的,必須要改正。
及時溝通,環境很重要
愛子應有度,有方,并且要有約束,要做到愛得深,教得嚴。如果寵愛無度,就陷入了溺愛:培養了孩子的任性和嬌氣,弱化了孩子與外界交流的能力,埋沒了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潛能。這無疑把孩子該有的自我適應環境的免疫力舒舒服服地破壞了。
許多家長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心里想什么?怎樣才能與孩子良好溝通?“這些問題,都涉及心理知識,是家庭教育的關鍵。”杜憲之認為,家長應該學點心理學知識,不應只盯著作業,而應與孩子平等交流、注重素質培養、塑造健全人格。
要知道,在溺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就可能變得無所適從。最為可怕的是,一部分孩子嬌慣任性的性格發展為攻擊性的行為習慣后,對社會的危害就大了。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7-20怕"放羊"家長用作業"占領"假期 孩子玩"間諜戰"
- 2010-07-20暑假培訓遍地開花 家長望子成龍孩子疲于奔命
- 2010-07-20暑期閱讀活動讓孩子走近書籍
- 2010-07-19為了一群特殊孩子能學習:代課教師彭紹貴無悔選擇
- 2010-07-19夫妻爭搶孩子當"接班人" 培養鋼琴家還是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