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織了全國大規模的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深入27家網癮矯治機構,對網癮青少年及其父母、矯治工作人員等進行訪談,涉及近千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云曉表示,得出的結論是“缺乏支持性的人際關系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沉迷網絡的未成年人的人際關系如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不良的現象都較多,較非網癮者更孤獨,與人初次交談更困難;尤其是與父親關系不良的問題突出,父母與這些孩子的交流、共同活動相對較少。“顯然,這些發現與趙春梅博士的結論是一致的。”孫云曉說。
目前的現狀是,多數家長并不認為自身有問題。只有29%的人覺得孩子患上“網癮”有家庭因素,43%的家長認為軍訓、行走等身體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對“治療網癮”有效。許雷霆表示,目前國內熟悉網癮心理治療的人才比較缺乏,很多醫生僅對孩子進行開導,一旦孩子回到原有的家庭、學校環境,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趙春梅認為,“網癮”現象大量出現,很多時候還和獨生子女政策以及教育現狀相關。中國的父母習慣于將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將所有的愛和關注集中在孩子身上,加上將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的單一評價體系,很容易讓孩子緊張、焦慮,尋求逃避。“如果不可逆的影響已經發生,那就更要正視家庭環境對孩子沉迷網絡的影響,從而及時作出調整。”
專家指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親尤其要做個好榜樣,除了多抽時間陪孩子,父親還要以身作則,不能沉迷于網絡,還要告訴孩子自己是怎么正確使用和看待網絡的。最好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如上網時間,并和孩子一起來遵守。此外,父親最好多陪孩子做戶外活動,如打球、爬山,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而不是沉迷于網絡。
據了解,目前政府將積極推進“母親教育計劃”,幫助家長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互聯網。(本報記者 項丹平)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6-25淮安“網癮少年”大逃亡
- 2010-06-25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專家稱家庭關系好可能克服"網癮"
- 2010-06-10母親苦勸16歲兒戒除網癮 兒竟拿繩讓母去自盡
- 2010-03-08網癮少年:“我希望有個和大人辯論的機會”
- 2010-02-08網癮青少年以“網絡游戲成癮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