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何幫助孩子
1.軀體疾病優先的原則
孩子出現身體不適的癥狀時,首先要考慮軀體性的疾病。忽視孩子可能存在軀體疾病的問題,過度關注心理的問題,有可能導致延誤軀體疾病的病情。
經臨床檢查,醫生排除了身體的疾病,媽媽要考慮到孩子有可能因情緒問題而導致身體不適。媽媽要保持對該問題的敏感性,及時識別孩子身體的不適是否由于情緒上的困難導致的。
2.幫助孩子理解發生了什么并盡量搞清楚造成心理壓力的原因(心理應激源)
媽媽應該理解孩子身體的不適是真實發生的,并非孩子故意的或者撒謊的行為。
媽媽需要向孩子表達出對孩子的理解,并向孩子解釋身體不適與心情的關系,解除孩子擔心自己得了大病的疑慮。
媒體對應激性事件現場的重現,可能引起兒童的恐懼與害怕。媽媽要盡量避免孩子接觸到現場慘烈的圖片,并耐心與孩子交流彼此對應激性事件的看法和感受。鼓勵并傾聽孩子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幫助孩子了解出現害怕和恐懼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允許他們哭泣和表達悲傷,不要強求孩子勇敢或堅強。
幫助孩子尋找到導致其情緒問題的真正的心理應激源,學習關注自己的情緒,學習用語言或者非語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解除自己心理上的困難。
媽媽注意與孩子建立和保持親密的關系,及時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支持和必要的幫助。要想幫助孩子,關系是最重要的。媽媽只有對孩子的痛苦和煩惱充分理解,給予孩子信任,才能與孩子建立和保持親密的關系。
3.善用支持系統
幫助孩子充分利用周圍的支持系統去處理問題,鼓勵孩子主動尋求來自家長、老師、同學和社會的支持,善用各種支持系統來促進孩子的恢復。
孩子的照料者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系統,要鼓勵照料者主動為孩子提供支持。照料者不抱怨,不放棄,積極主動想辦法,尋求各種資源,幫助孩子處理應激事件之后軀體不適的問題。4.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的成熟
促進孩子心理上的發展,加強自我的心理力量,能使用適當而有效的方式應付困難。不要批評孩子暫時出現的一些幼稚行為。關心孩子的睡眠問題,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給予愛和照顧。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30"六一"前夕 省質監局抽查童裝19批次近兩成不合格
- 2010-05-30“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 過法不太同 快樂都一樣
- 2010-05-30農家娃的“六一”節
- 2010-05-27小學生“秀”漢服迎“六一”
- 2010-05-27不捐款沒有糖吃 六一“慈善榜” 家長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