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色突出、成效顯著
友民社區“親情談心角”是與未成年人心靈溝通的平臺,也是構建社區、學校、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網絡的重要平臺。以往對待學困生和頑皮生,教師大多在辦公室或教室進行溝通和教育。由于環境原因,被教育的學生難以說出心里話,教師出于師道尊嚴,對他們往往態度不好,也導致他們不愿吐真言,教育效果欠佳。許多家長教育孩子也只停留在打罵上,缺少平等的對話談心,加上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往往事與愿反。而在談心室里,環境溫馨,工作人員態度真誠,平等對話,未成年人愿講實話,能聽到心聲,教育效果明顯。2009年3月社區內有位少年黃某就讀初三,單親家庭,沉迷電腦游戲,家庭無法管教。黃某的姑姑最后向社區親情談心角求助,社區親情談心角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與黃某交朋友,談心,了解其心理,尋找解決方案,最后與其約定,學習為主,課余時間再上網,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2009年6月,黃某離中考僅距一個月時間,又重蹈履轍,沉溺于電腦游戲,連課也不去上,畢業個人照也沒去照,家庭無力管教,學校也勸說無效,于是又向社區親情談心角求助。我們通過走訪,入戶與其談心,做思想工作,居委會主任還拿錢給黃某去照相,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多次到其家中與其交心談心。“天下無難事,最怕有心人”,最后黃某聽從勸導,重返校園,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三鄉社區在集美大學社會學系巨東紅教授的指導下,由參加兩名集美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帶領社區工作人員遵循自愿原則,在專業價值理念的指導下,采用小組的社會工作方法,運用社會工作的技術和技巧開展小組活動。招募居民組成小組,讓組員在小組中,通過彼此交流與分享各自處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和面對家庭暴力的舉措,從而獲得相互間的理解和支持,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并使之得到有效解決。
三鄉社區婦女王某,僅靠自己經營一家小小的雜貨店,丈夫好賭成性,沒有錢就找她要,不給就會打罵她和砸壞家里或店里的東西。結婚十多年來,經常因此遭受丈夫的暴力相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現在讀高中二年級,小女兒初中畢業了,患有腦部惡性腫瘤,現在無法行動,只能躺在家中修養。而且丈夫又不負擔撫養子女的責任。為此決定與丈夫離婚,丈夫在財產的分割上出爾反爾,法院現已對此立案。在這位居民剛來到居委會尋求幫助時,只是不斷地向居委會主任哭訴,似乎生活已經沒有了希望。后來,經過兩位大學生社工員和社區主任的訪談和相關專業技巧的運用和幫助后,表現得能夠接納現實情況和現存問題,不至于過分沉溺于壓力和悲傷中,積極面對生活,勇敢面對困難和問題。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