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怎樣使孩子不發“人來瘋”
有些孩子的情緒特別興奮,尤其是進入人多喧鬧的環境中,或家里來了客人時更是不顧一切,嘻笑奔跑,惹是生非,好像失去控制一樣,人們常稱這種現象為“人來瘋”,是嬰幼兒氣質中情緒本質偏興奮的表現。家有這類小孩,父母得學習控制“人來瘋”的方法:一是盡量避免去人多喧鬧的環境;二是一見有“人來瘋”時,即把孩子帶離現場,到安靜處幫助他冷靜下來后再進去;三是提醒他在眾人面前不出洋相。
8.如何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到小學一年級時,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至多也只有15分鐘,那么1-2歲的孩子自然更短,最多不會超過3分鐘。然而,有些孩子的情況更糟,幾乎片刻不停,忙忙碌碌,被各種事物所吸引,雖然他們也有興趣愛好,但對有興趣之事也無法主動集中注意力。像這類孩子就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較大的氣質特點,應該及早給予幫助,否則到學齡時期就會出現多動癥癥狀,影響學習,影響紀律。
訓練開始前,先要尋找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后在他的愛好中挑選文靜的活動,如講故事、畫圖、拼板……從這些內容開始訓練注意力,每日多次,每次幾分鐘,直到注意力不能再集中時停止。可挑選講故事作為訓練注意力項目之一:講故事前,先與孩子面對面手拉著手坐好,再開始有聲有色地為孩子講故事,并經常用眼神和體態語言與孩子交流,還可用提問形式讓孩子參與講故事。直到發現孩子的注意力實在無法堅持集中時,立即宣布“今日故事講到這里,明日繼續。”隨著聽故事時間的延長,注意力的提高,可以發展到聽電臺里的故事。其他活動形式也可類似進行。
訓練開始時,可能孩子合作得不好,父母切忌打罵,否則他們會對訓練產生厭惡情緒而無法深入下去。訓練內容一定要圍繞著玩,切忌認字、寫字或課堂式教育。訓練時間長短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與特征決定,切忌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與要求小孩。(來源:中國家庭教育網/父母網)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12年輕父母學三招 輕松改變孩子“窩里橫”
- 2010-05-12“掐尖”讓小學畢業班亂套 孩子都已無心學習
- 2010-05-12“賣粥奶奶”感動災區孩子
- 2010-05-12"希望工程為世博喝彩":農村孩子參與世博會的平臺
- 2010-05-12組圖:汶川地震孤兒攝影作品《晨光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