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5月12日訊 連續6年保持未成年人零犯罪!這個“奇跡”發生在平和縣小溪鎮新橋村。記者近日從省預防辦獲悉,全省在確定18家“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村居)”活動創建示范單位的基礎上,將推廣新橋村及平和縣創建經驗。
2002年以前,地處平和縣城中心的新橋村,因商業網點密集、流動人口復雜、文化娛樂場所眾多,曾是全縣刑事發案率最高的村,其中未成年人案犯占70%以上。然而到了2003年,這里只發生1名未成年人吸毒;2004年至今,6年間更是實現了未成年人零犯罪的突破。
這一切,受益于平和縣“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的創建。
幫扶協議 因人而異矯正幫教
2003年起,按照省、市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部署(以下簡稱“預防辦”),平和縣以新橋村為試點,在全縣推開“未成年人零犯罪村居”創建。
經過摸底排查,縣預防辦掌握了新橋村14名有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基本情況,并針對個人實際建檔立卡,與這些未成年人家長簽訂“幫扶協議書”,動態跟蹤掌握青少年思想、生活情況和交際關系,因人而異開展矯正、幫教活動。
新橋村一組女孩小楊,初中畢業后沒有繼續上學,又找不到工作,一度天天沉迷于唱歌、喝酒、上網,還有過不良行為。一輩子務農的父親,為女兒操透了心??h預防辦了解到小楊的情況后,作為成員單位的縣檢察院與老楊簽訂了“幫扶協議書”,使老楊看到了希望。幫教小組根據小楊實際,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法制教育,還經多方努力,將小楊介紹到一家超市工作,使其走上了人生正軌。
通過類似的幫扶,新橋村還實現了“社區矯正對象犯罪率為零”的目標。同時建檔幫扶人群也不斷擴大,現在,新橋村對5至18周歲的未成年人全部建立了檔案,增強了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防控能力。此外,多項預防工作也全面展開。2004年在新橋小學成立了“未成年人道德與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增強青少年法律意識;與相關部門聯合對社會閑散青少年、外來務工青年進行就業創業培訓,以促就業來預防犯罪。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07長泰縣五項措施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 2010-05-06西邊社區:"爭當合格家長,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座談會
- 2010-05-05溪岸社區:警民攜手 保護未成年人成長
- 2010-04-23福州市未成年人課外閱讀實踐基地23日啟動
- 2010-04-21晉安區金雞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呈現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