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文化傳承面臨挑戰 小孩只知星座不知本命年
http://www.caoliu14.com?2010-02-20 14:41?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農歷虎年春節假期已近尾聲。記者在假日采訪中了解到,中國春節文化傳承正遭遇著來自現代文明的“挑戰”與西方文化的“沖擊”。
春聯文化是春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如今春聯文化正被工業文明慢慢“吞噬”。70多歲的蘇北村民陳年華寫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他告訴記者,十多年前,每當春節快要來臨時,附近的村民就會到他家“討”春聯,春聯的內容往往根據各家的特色來書寫,一副春聯寫下來,一群人在一起評頭論足,好不熱鬧。可如今,人們都是到街上買早已印好的春聯,筆法、內容都差不多。
“他們都說花錢買省事。”陳年華有些不解地說,“可我看著這千篇一律、沒有墨跡的春聯,總覺得怪不舒服的。”
不僅是春聯文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極大提高,中國春節的許多傳統習俗被烙上“工業化”的痕跡,這使得一些習俗逐漸變得“徒有其表”,缺少了應有的文化內涵。
在蘇北小鎮長大的劉其軍告訴記者,小時候一到年三十就特別興奮,因為這天晚上父母會在家做很多好吃的菜,然后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邊吃邊話年景。吃完年夜飯后,一家人還會分工,母親洗碗,父親和糯米面,他與哥哥則負責搓元宵,盡管搓出的元宵形狀有點怪異,可年初一早上吃起來特別香。
可近年來,劉其軍記憶里的年夜飯文化和元宵文化已經開始走樣。春節期間,無論在南京還是在蘇北的一個縣級市,漫步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很多飯店打出“年夜飯”或“宴會”火熱預訂中的標語。至于元宵,超市里各種餡的都有。
拜年文化同樣遭到了“挑戰”。南京市民朱浩告訴記者,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他收到了200條拜年短信,其中有近20條是重復的。“這種工業化拜年的方式讓人感覺人情變得有些淡漠。”朱浩無奈地說。
![]() |
責任編輯: 金婷 |
相關新聞
- 2009-02-03山西河津市:喜見春節“文化熱”
- 2009-02-03"2009春節文化下鄉"演出隊在邵武水口寨村演出
- 2008-02-10新華調查:年味濃淡折射新時期春節文化變遷
- 2008-01-21春節文化科普下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