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壓力繁重,學生易較早表現出各種心理不適應的癥狀”
“以往都是到臨考時,各種心理問題才凸顯出來,可如今,很多高三學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較早地表現出各種心理不適應的癥狀。”南平高級中學陳老師認為,小宇這種反常行為,是高考焦慮癥的一種表現。“學生在題海戰術面前,娛樂、運動的時間被大大減少,超負荷學習造成學生用腦過度;加上過度的高考壓力和枯燥的學習任務,這些都很容易造成學生精神抑郁。”
“競爭是社會現實,小宇的緊張是正常表現,否認緊張是自欺欺人。”南平市高級心理咨詢師吳劍認為,高考緩壓宜早啟動。王女士想要給孩子緩解壓力,首先自己得調整好心態,不要因為自己的行為加重孩子的緊張感。“有些時候,家長可能認為自己并沒有給孩子壓力,可有些時候,哪怕是簡單地詢問孩子最近的考試成績如何,都會給孩子帶去一定的壓力;其次,父母不要給孩子確定標桿,不要用他去和別的孩子作比較。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第三,學校在給學生舉行諸如百日誓師、沖刺高考等活動適當增壓的同時,還應當給學生減壓。如開展心理咨詢、舉辦心理拓展訓練、刊登相關心理方面的文章,班主任還應當做到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個體情況進行個體開導。通過家長與學校的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學會去享受高三緊張、拼搏的日子。”
“高考是學習成績與心理素質的綜合考驗,到后期,心理素質的考驗越大,影響也越大。”吳劍希望高三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緊張。吳劍表示,從心理學上看,效率與緊張之間是一個倒U型曲線。如果在高考前能處于適度緊張狀態,是最理想狀態,對成績發揮也最有利。
怎樣使自己處于適度緊張?吳劍建議學生們,首先得正確對待成敗得失。“很多時候,當太重要太想要時,更會出現‘求不可得’的結果。”其次,要掌握相關的學習技巧,保持學習節奏,使學習張弛結合,不要連續學習多個小時。第三,要學會心理放松技巧,進行有效減壓。如進行協調性的運動訓練,或將心里不滿大喊出來等。第四,當學生自我感覺壓力太大時,自己很難進行自我解壓時,應主動咨詢心理醫生,理智與他人溝通。
![]() |
責任編輯: 金婷 |
- 2010-02-05福建高考人數逐年下滑 今年錄取率將創新高
- 2010-01-25廈門多名高中生為高考加分跑馬拉松作弊
- 2010-01-19別打著農村孩子的旗號反對高考改革
- 2010-01-12教育部前發言人:期望2020年能取消統一高考
- 2010-01-11廣鐵集團實名訂票審批實行高考式操作防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