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兒們心中的明星
“啊啊……唷唷……”
發不出全音,但孩子們的興奮之情已溢于言表。林凌一走出教室,一群孩子就圍了上來。
張敏炎說,現在,只要林凌一出現在室外,她就會成為孩子們“追逐”的對象。
雖然目前只是代六節的舞蹈課,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林凌在學校的“地位”。她儼然已經成了孩子們心中最具影響力的明星。
這當然都緣于林凌過去成功演出的影響力和現在所呈現出來的專業舞蹈素養。
自2001年8月,幸運女神眷顧到這位自強不息的聾人舞者后,她就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這個舞臺上,開始大放異彩。在過去的數年間,她和邰麗華等作為主力團員演出的《千手觀音》已成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我的夢”專場演出的保留節目,在40多個國家演出,演到哪里轟動到哪里。2004年9月28日,《千手觀音》作為主打節目在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的8分鐘演出,技驚世界。2005年春晚,林凌與伙伴們再次以《千手觀音》優美的舞姿與中國的千家萬戶結緣,向海內外億萬華人朋友展示了美好意境。此后,林凌與藝術團員們帶著她們的作品演遍世界五大洲。而她也在長年的舞蹈生涯中,積攢下了扎實的基本功,并總結了一套獨特的針對聾人舞蹈演員的教育模式。
林凌的律動課上得好,許多同事都來觀摩。在課堂上,林凌每個動作教得細致標準,要求又很嚴格。老師們除了欣賞她那優美的舞姿之外,更多的是感受在聾人之間那種默契的配合。
但她對孩子們也是嚴厲的。有時候,淘氣的孩子會在課堂上不認真訓練,她也會采取些小小的懲罰。但只要一下了課,孩子們就又圍著她轉。
張敏炎校長對林凌的教學很滿意,“都有聽力殘疾,因此,他們之間顯得更好溝通。即使有些小處罰,但卻沒有歧視之嫌。”
老師眼中的“歡樂天使”
“哈哈……”
辦公室里發出陣陣歡笑聲。只要有林凌在,這里都少不了歡聲笑語。
盡管說出來的大多是一個個單詞,有時還是含混不清,但她洋溢出來的對生活的熱情還是讓老師們感到快樂。
她自小就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
“她是個好學的孩子,什么都想嘗試?!痹盘锩@啞學校教師、林凌的舞蹈啟蒙老師陳毓芳說。林凌11歲入學時,有次上律動課,當她踏響放在木地板上的象腳鼓時,一向乖巧的林凌,突然離開隊列,整個人趴到錄音機喇叭上,笑了。“她告訴我,她隱約聽到聲音了,她想學跳舞?!?/p>
“我先是用手打拍子,或是把手放在錄音機的音箱上,去感受振動的節奏,然后再把這種節奏轉化成自己內心的旋律,慢慢地琢磨。然后用腳打拍子,這樣就能夠‘聽’到音樂啦?!绷至杌貞浾f。手從此也成了她的一雙“耳朵”。
陳毓芳老師說,因為林凌14歲后才開始跳舞,所以最大困難就是腰功不好。常常是吃飯時間到了,其他孩子都跑了,但林凌依然對著鏡子中的自己,一次次下腰,淚花在眼眶里打轉。
轉眼間,八年聾校生涯過去了。林凌從聾啞學校畢業后,到古田印刷廠工作。那時的她,只要一閑下來,就對著門窗,前后壓腿、劈叉、下腰。
校長張敏炎原來也教過林凌,對于林凌那種倔強不屈的性格記憶猶新。“林凌還曾做過酒吧服務員,在工作中,她并不忌諱自己的聽力殘疾,而是努力地與別人對話,極力讓自己融入到正常人的生活之中?!?/p>
![]() |
責任編輯: 陳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