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各級關懷化動力
“為保障蹴球隊得以全天候開展訓練,各級各相關部門,還有我們學校的領導與后勤人員也同時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何國勇告訴記者,“省、地、市各級領導時常到校視察與指導球隊的訓練工作,關心隊員的學習與生活,盡最大能力解決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學校也充分調動了有限的資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室內訓練館,購置訓練地毯與訓練用球,為隊員購買訓練服、訓練用鞋等,短短的兩年累計投入13萬多元。校領導有空便蹲點在球場監督訓練、激勵隊員。為提高隊員的飲食質量,學校特批購置了炊具一套,并由我親自買菜、煮菜,合理搭配伙食,讓隊員吃得好,使隊員在訓練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得以及時的補充。為調濟訓練的枯燥性,調節隊員的心理,緩解隊員的疲憊狀態,學校每月組織安排隊員外出郊游一至二次,使隊員們保持著良好的身體狀態與精神狀態進行訓練,確保了訓練的高質量。”
“偉大出于平凡,細節顯示素質。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然而平凡的崗位同樣可以創造奇跡,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拼搏和創新。正是由于拼搏與創新,經過多年艱辛的成長歷程,福鼎民中蹴球隊成熟了,在各級比賽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優異成績,并最終在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上取得了極其珍貴的一枚金牌,并獲得了兩個第四名與一個第五名,實現了自身價值的提升。”這是何國勇在他的一篇博客中的感言,“賽場上的勝負是暫時的,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永遠的。正是這種勇于奉獻、執之以恒、永不放棄、群策群力、奮力進取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奮勇向前。我們知道接下來的路更加任重道遠,還有很多的困難在等著我們去克服,我們將繼續發揚民族拼搏精神,刻苦訓練,迎接新的挑戰,再創佳績!”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明年福鼎市有望舉辦一次全國蹴球邀請賽,目前相關申報工作正在進行中。
蹴球運動簡介
蹴球比賽是在一塊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進行,分兩隊進行比賽,每隊兩名運動員。古代踢石球是用石頭琢成的健身球,現代用地擲球代替,每隊兩只球,分藍紅二色。甲隊編為1號和3號,乙隊編為2號、4號,比賽按1、2、3、4號的順序輪流蹴球。比賽方法是腳跟著地,腳掌觸球,用力蹴球。凡乙方球擊中對方球,根據規則可得1~2分,把對方球擊出場外則得4分,先積50分(早期為40分)者為勝方,三局兩勝。蹴球由于器材簡單,場地面積小,可進行單人、雙人、團體賽幾種形式,競賽起來既有鍛煉身體價值,又有趣味性和觀賞性,老少皆宜,很受群眾歡迎,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一個好項目。
![]() |
責任編輯: 陳曦 |
- 2009-11-19九歲小球手征戰世界女子9球錦標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