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
http://www.caoliu14.com?2009-12-25 09:04?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羅家倫,得到蔡元培和胡適力挺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并“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之義”,對北大進行了思想解放和學術革新。
這一年夏天,北大在上海招生,剛從美國回來的胡適參加了考試的閱卷工作。在招生會議上,只是一個普通教授的他激動地說:“我看了一篇作文,給了滿分,希望學校能錄取這名有才華的考生。”可當委員們翻閱這名考生的成績單時,卻發現他的數學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績也并不出眾。
這樣一名考生,若放在今日,就連一所普通大學都很難考上。但在當時,主持招生會議的校長蔡元培卻明確表態,支持胡適的意見。在蔡、胡二人的執意要求下,這名除了會寫作文幾乎毫無特長的考生,最終被北大外國文學專業錄取了。他,就是羅家倫。
1919年,在陳獨秀、胡適支持下,羅家倫與同學傅斯年、徐彥之一起創辦了新潮社,并出版《新潮》月刊。同年,他被選為北京學生界代表,到上海參加全國學聯成立大會,支持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羅家倫親筆起草了印刷傳單中的白話宣言——《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口號,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評論》上第一次提出“五四運動”這個名詞,被沿用至今。
1920年,羅家倫從北京大學畢業。當時,上海紡織業巨子穆藕初資助了5個留美獎學金名額,羅家倫是獲獎人之一。同年,羅家倫赴美,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讀歷史和哲學,1921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并于1926年回國參加北伐。
從北大畢業8年后,羅家倫以北伐少將的身份,被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任命為國立清華大學的校長。他的革命思想,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 |
責任編輯: 陳曦 |
相關新聞
- 2009-12-24復旦評委披露閱卷標準 不要偏才要博雅之才
- 2009-10-30廣東佛山:家長書面同意后 學校才可收服務性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