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己一手修起的漂亮校園里,黃秀英夫婦很滿足
黃秀英夫婦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
“你好好養病,等你病好了,我一定給你修所學校!”這是45年前,黃秀英對病中丈夫的承諾。
拉板車、住工棚……從沒上過一天學的文盲黃秀英沒有食言,她用柔弱的肩膀為丈夫修起夢中的學校,也為9000多名進城貧困孩子托起未來的夢想。前不久,黃秀英夫婦被巫山縣推薦參選2009“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一所學校
一句承諾
培養九千貧困學生
“我的奶奶是個慈祥的老人,她沒什么文化,卻非常關心我的學習,經常給我買書、買文具。為了讓我上學,她冒著大雪出去借錢,還差點被泥土埋掉……如果沒有她,我可能早已無法坐在這樣寬敞明亮的教室上學。我的奶奶其實也是很多人的奶奶,我們都叫她黃奶奶,她跟我們并沒有血緣關系……”
幾天前,巫山縣流動少兒小學5年級語文課上,黃瓊的作文《我的奶奶》讓許多同學流下眼淚。
11歲的黃瓊,家在巫山兩坪鄉,上有13歲的姐姐,下有3歲的弟弟,父親在城里當“棒棒”,每月只有不足1000元的收入。3年前,母親生弟弟難產,花了不少錢,開學時,父親拿不出錢給黃瓊交學費。就在黃瓊哭著將書包收進箱子時,黃秀英找到她說,只要她愿意好好讀書,自己愿承擔她所有學費和學習用具費用。
如今,黃瓊不僅當上班長,還多次被評為巫山縣巫峽鎮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黃瓊作文中的黃奶奶正是黃秀英,這所流動少兒小學的創始人。學校里,絕大多數是和黃瓊一樣受到黃秀英夫婦幫助的貧困學生。
“我們辦的就是窮人的學校。”不久前的一次普查數據顯示,該校758名在校學生中,孤兒、單親、父母殘疾、學生殘疾、特困家庭等貧困學生多達399名,占總人數的52.7%。69歲的黃秀英說,不完全統計,從1988年辦學以來,20多年里他們已經培養9000余名貧困學生。
如今,這些當初的貧困孩子很多已邁向成功:有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后從事重要翻譯工作的陳權,有在深圳等地當公務員的李明華,還有自辦公司、身家數百萬的張興遠……每年教師節,收到來自各地的問候電話,成了黃秀英夫婦最大的欣慰。
![]() |
責任編輯: |
- 2009-11-12雙涵社區:踐行科學發展觀,積極為失業人員謀職位
- 2009-11-10《藍天贊歌》獻禮空軍成立60周年
- 2009-11-12廈門溪岸社區:組織黨員觀看《建國大業》
- 2009-11-12工業用電連續三個月呈兩位數正增長
- 2009-11-10廈門市集美推進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標準化
- 2009-11-12萬壽北社區聯合工會三舉措服務企業務工人員
- 2009-11-12小學生"抓狂" 家長"憎惡" 奧數為何在中國"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