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彬說自己最大的愛好就是聽音樂。
奇裝異服、瞳孔放大片、“非主流”,這是許多人對90后的固有印象。昨天,一位來自日本、名叫Emi的女士卻講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90后的故事。少年鄧必彬,在大海中救起了她的兒子,卻沒有接受她一分一毛的酬謝。來自異國的一家人,在廈門感受到了人情的溫暖。
少年跳海救人
拒絕酬謝“濕身”離開
“本來是帶孩子來玩的。”Emi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她和德國裔的丈夫帶著孩子們已在廈門生活了多年。每個周末,她都要約上幾個日本朋友聚一聚。24日,她帶著兩個兒子隨朋友們到環島路海邊游玩。
Emi說,她帶著小兒子,和朋友在沙灘上談天說地。4歲多的大兒子和朋友的孩子在近海處玩耍。兒子越來越靠近大海,她大聲叫孩子回來,但孩子卻越跑越遠。她起身追到海邊,只見一個大浪打來,“不知怎么的,孩子就被浪卷走了。”Emi說,她當時腦子一片空白,甚至連求救都忘記了。
“那個學生馬上就跳進海里,救我兒子。”說起當時的情況,Emi仍然心有余悸。兒子在海里掙扎著,一名少年突然出現在她的視野里,奮力游向孩子。靠近孩子后,少年將孩子摟在懷里,平安送回了岸邊。“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他連衣服都沒脫就下去救人。”兒子得救后,Emi很感激。她問少年,如何才能表達她的謝意。少年告訴她:不用謝!她見少年衣服全濕了,掏出錢讓少年打車回家,少年卻說:坐公交車回家就行。少年轉身要離開,Emi卻堅持要他留下姓名和電話。“我們非常非常感謝他,卻找不到可以感謝的方式。”
他又下了一次海
撈回孩子掉落海里的玩具
“有人掉進海里,我就得去救。”說這番話時,鄧必彬有些靦腆。1992年出生的他今年剛滿17歲,現在還在海滄區華夏中等技術學校就讀美妝專業。
談及救人的原因,鄧必彬直言“根本連想都不用想,是我應該做的。”“當然,小朋友也是很可愛的。”鄧必彬頑皮地說,正是因為他和朋友小莊的目光被這群混血寶寶所吸引,才會及時發現險情。
“我覺得那母親可能在喊孩子的名字。”鄧必彬說,他看見孩子在掙扎,孩子的母親又喊了一堆“他聽都聽不懂的話。”直覺告訴他,孩子落水了。他連衣服都來不及脫,就跳進海里。“游到孩子旁邊時,水都快淹沒他的頭了。”
“小朋友什么都不懂,還吵著要玩具。”將孩子救上岸后,孩子還是不停地哭鬧,鄧必彬以為孩子受驚了,急忙安慰。孩子的母親卻說,寶寶是想把掉落海里的玩具水桶撿回來。鄧必彬不顧孩子母親的阻止,又下了一次海,撈回孩子的玩具,孩子才破涕為笑。
救了孩子,孩子的母親提出物質酬謝,鄧必彬婉言謝絕了。比起物質酬謝,他似乎更關心自己的衣服,“雖然衣服放在地上曬了半天,但還是干不了,我只能回學校再洗一遍。”這時的他,顯露出孩子氣的一面。
“小朋友現在應該很好吧。”鄧必彬關心地詢問,說罷,他還拿出當時給孩子拍的照片給記者看,繼續形容著孩子有多么可愛。說到未來,小伙子很有主見,他說,自己想成為一名美妝師,“因為在中國,男性化妝師還不多。”(記者 林雯)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