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量爭取與果斷放棄
我的教育宗旨是培養(yǎng)全面的人才。在兒子的早期教育中我特別強調多方面的培養(yǎng)。只要兒子愿意,他想學的我都盡量滿足他;只要是對兒子成長有利的事,我都不會去反對他,也不限制他的某些事情。
很多父母先入為主地希望孩子成為他們想象中的人才,過早地為孩子選定專業(yè)方向,憑自己的喜好去培養(yǎng)孩子,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卡爾在早期教育中學到的大量知識,都是他主動要求學的,并且每做一件事都充滿強烈的興趣。但是,我并沒有要求卡爾把所有的知識都學到登峰造極。這不可能也沒有必要。
當孩子迷上了某種與他先天條件不相適應的事物時,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做出選擇。因為多方面培養(yǎng)并非要求面面俱到或平均使用力量,還必須視環(huán)境、條件是否許可,尤其是要根據(jù)孩子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發(fā)展前景而因材施教。年幼的孩子天生都很自信,即使面對無法逾越的困難和無數(shù)次失敗,這種自信也絲毫不減弱,這當然是非常好的事。盡管有經(jīng)驗的人早就看出沒有可能成功,小孩子卻天真地相信只要堅持下去,最終會成功的。我認為,孩子有這樣堅韌的毅力是令人贊嘆的。但是,在孩子不能對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的時候,父母應該承擔起這一重任。
我認為,不能讓孩子在沒有成功可能性的路上白白耗費寶貴的生命。一旦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抓住機會教他學習現(xiàn)實地思考問題。這是孩子漸漸走向成熟的關鍵所在。
我時常對卡爾說,能夠爭取的就盡量爭取,應該放棄的就果斷地放棄,因為這是一種智慧,也是很多人時常面臨的難題。是對人生的一種考驗。
在兒子學習演奏樂器的時候,因為我們的出發(fā)點在于培養(yǎng)他的愛好,讓他的手指變得靈巧,目的在于通過音樂陶冶他的性情、開發(fā)他的智力,所以在他偶爾彈錯幾個音時并不會責罵他,也不會為這些失誤而感到失望。孩子喜歡練琴,即使彈得不十分完美,也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樣不僅培養(yǎng)他的興趣,也促進了他智力的發(fā)展。
記得在卡爾大約八九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告訴我他不想學習語言、數(shù)學等知識了,他想成為一個英勇的武士。
英雄情結幾乎在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他們這時正處在既懂事又不懂事的階段,想成功,想征服世界,對未來充滿希望,而又顯得太著急。這個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正確指導特別重要。否則,孩子會在不成熟的心理中做出錯誤的選擇,浪費寶貴的時光。卡爾想當武士就是基于想做英雄的情結。為了讓他在內(nèi)心深處懂得做人的道理,我并沒簡單地否定他,而是先給他講當武士必需的條件后,再來慢慢開導他。
我告訴他,以前給他講的那些武士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而是為了讓他學習那些武士的勇敢精神,但并非就要讓他成為武士。我對兒子說:“你要記住,人都各有所長,也各有缺點。你要清醒地把握住自己的長處。你看,你的數(shù)學、語言、文學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干嘛要放棄它們呢?每一個領域里都有英雄,而不單單是在戰(zhàn)場上。只要你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就會在不同的領域中成為不同的英雄。一些你不適合做的事,應該勇敢地放棄。其實,能夠真正面對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英雄。”
卡爾聽我這樣說,頓時恍然大悟。他這時對英雄的涵義有了真正的認識,也懂得了既會爭取又會放棄的道理。這對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在以后的日子里,無論面臨怎樣的境況,他都能夠憑自己的理智做出正確的選擇。
摘自《卡爾·威特的教育》[德]卡爾·威特 著 劉恒新 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責編:陳瑋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