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花季少年曾因為智力缺陷而無法把握住樂曲的節拍,他們甚至不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憧憬。但是,在一首輕快歡樂、充滿歡慶勝利氣氛的《拉德斯基進行曲》被演奏出來時,人們絲毫感受不到這首樂曲的演奏是出自五個年齡十五到十八歲的智障孩子之手,這五個孩子來自一支特殊的樂隊-- 哈爾濱市道里區育新學校“笨小孩”電聲樂隊。“笨小孩”們靠著一股執著的精神和對音樂的熱愛漸漸闖出了名堂,這些孩子在哈爾濱市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好評,已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知名”樂隊。
他們用執著開辟自己的“星光大道”
在沒有接受電聲樂器訓練之前,樂隊五個孩子們的演奏技巧是零,什么節奏穩、配合齊、突出主奏、該讓得讓、該響的響亮……基本的演奏常識根本沒有,他們演奏的樂曲是“一鍋粥”式的,樂隊電貝司手高雪洋最初連貝司都不認識。
由于電貝司的琴弦是鋼弦,又比較粗,所以在彈奏的時候就需要特別的用力,連續彈奏一個小時以上,手指就能磨出水泡。在學習新樂曲或者參加演出之前,高雪洋都需要加班加點練習,連續彈琴三個小時以上是經常的事,背電貝司的肩膀也被壓得酸痛。每當手指彈出水泡,實在疼痛難忍的時候,高雪洋就讓媽媽用針把泡挑開,把里面的膿水放出來,第二天繼續練習。
一個看似簡單的附點節奏,高雪洋需要練習三個月。對于苦和累,他也打過退堂鼓,想過放棄,但老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總是及時地鼓勵他,給學生們講有關意志力的故事,告訴他們堅持就是勝利。記得老師常講的故事是“盲女聽雷”,盲女雖然害怕雷聲,但只有在有雷聲的時候,她才能感受到光明的存在,高雪洋學習電聲樂器遇到的困難很多,但他不怕困難,因為只有經歷過困難才會有成功的希望,才會收獲進步的喜悅。經過刻苦訓練,高雪洋到現在能演奏十首以上的樂曲。
電子琴手閔佳男在學習電子琴的過程中遇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學習的最初,不論閔佳男怎么努力,手指都很難抬起,尤其是他的胳膊有彎曲,無法伸直,這也成倍的增加了他學琴的困難。
于是,在每天學琴前二十分鐘,閔佳男都要進行手指抬高訓練。一年來的堅持不懈,終于使閔佳男克服了肢體僵硬的困難,現在他右臂已經靈活了許多,彈奏的曲目也有模有樣。
為教智障學生老師累倒住院
苗春風是哈爾濱市育新學校音樂教師,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笨小孩電聲樂隊的指導教師,為了將樂隊孩子培養成型,苗春風甚至累倒住進醫院。
樂隊成立之初,苗春風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他學習的是特殊教育專業而并非音樂專業,這讓他只能放棄所有的休息日補充自己的樂理知識。沒有電吉他,他就用木吉他代替練習,沒有架子鼓,他就一邊看別人打鼓一邊模仿,回家用筷子在塑料盆上練習。為了培養這只特殊的樂隊,苗春風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每天早晨六點到學校,晚上八點多才能回家。在學校里的每一天,他給學生備課、上課、訓練樂器、組織排練、單獨輔導,忙得不可開交。回到家還要繼續給學生編配樂譜,每首曲子都需要電子琴、電吉他、電貝司、架子鼓四份譜子,還得根據學生的特點創作難度適中的前奏間奏,安排指法。
苗春風說:“學習電聲樂器對于正常的學生來說都是很困難的,而對于這樣一群音樂感覺差,記憶力不好,缺乏抽象思維并且沒有任何樂器演奏基礎的智障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 |
責任編輯: 余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