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借鑒西方,形成中國的禮儀戰略文化。
A、西方的商業文化,使現代禮儀文明體現了西方戰略文化特點。
西方的 商業文明,使西方形成了崇尚自由,遇事協商 的戰略文化特色;但在發生沖突時也帶有明顯的重視實力,計較功利的實用主義特點。
現代禮儀文明是以西方禮儀文明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也充分體現了西方戰略文化特色,簡捷,隨意,溫情而又實用。
B、中國現代禮儀文明,因效法的路徑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人群特色。
如大陸的禮儀文明,因效法前蘇聯而帶有濃重的軍事色彩,粗獷,熱烈而又隆重;港,澳,臺及海外華僑則盡顯西方禮儀特色,又帶有豐富的中國民間文化傳統。
除此以外,中國各地民族文化五彩繽紛,給各地區禮儀文明打上濃濃的烙印,這也豐富了中國各地的旅游文化,成了中華民族共有的寶貴遺產。
C、對西方禮儀文明,也有去其糟粕,對中國傳統禮儀文明,也有取其精華。
在中國現代流行禮儀中,不少西方禮儀是無法流行的,如西方的餞面禮,吻手禮等,尤其是經過2004年非典之后,連握手禮都減少了許多。
而中國傳統禮儀中,也有簡捷,明快的方面,被各種社交場合所接受。如作揖,既少了肢體接觸,又不失莊重。至于旅游項目中的婚禮,祭祀等禮儀文明,則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市場競爭戰略中的“拳頭產品”,正被發掘,展示出來。
五、運用禮儀文明,推動中國戰略文化實施。
A、和世界同軌同步,減少摩擦與誤解。
在禮儀文明與世界潮流的同步,接軌,使中國更容易被世界所接納,減少了各國,各民族,各種不同文化之間不必要的摩擦和誤解。
大致相同的禮儀可使各國人民在相互交往中能夠更快的融會,交流,同時也顯示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開放程度,表明他們不是封閉的,是理解,接受全球社會的。
B、彰顯中國文化特色,形成中國特有戰略文化。
除了與世界接軌,認同世界流行的禮儀文明以外,中國人也要充分顯示自己那深厚的禮儀文明歷史,領先世界2000多年的“禮儀之邦”不能只遺留在發霉的古書典籍中和人們的記憶里,應該利用各種場合,以多種形式充分展示出來。
中國人獨有的戰略文化一向是以文事為主,以武備為助,強調的是以德服人,這其中,禮儀文明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最容易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的一種形式。
C、要充分發揮中華禮儀文明的作用,推動中國戰略文化的實施進程。
一方面要借助禮儀文明融入世界,廣交朋友,贏得支持 ,贏得市場,贏得優勢;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中華禮儀文明讓世界了解中國,為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應有貢獻;在融入世界大家庭的道路上,在發展中國戰略文化的歷史進程中,禮儀文明將扮演重要角色。
六、禮儀文明的教化,寄托著中國發展戰略,人才戰略及競爭戰略的未來希望。
A、隨著禮儀文明的教化與演進,中國人的國民素質將極大提高,全社會凝聚力增強,對外界親和力提升,只有這種內外統一的和諧世界,才更加有利于中國的發展崛起進程。
B、禮儀文明的潛移默化,將使全社會更有利于人才的生長和培養,也更有利于人才的識別與選拔,更有利于中國吸納人才,為國所用,
C、禮儀文明是一種商業,旅游文化的軟實力,在市場競爭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與魅力,吸引客流,營造良好的商業交流及旅游環境。
責編:陳瑋
![]() |
責任編輯: 余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