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長旺是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去年此時他正陪伴父母、攜妻帶子,暢游北戴河。然而今年過關斬將成為了奧運會駕駛員志愿者的他,早早地跟年邁的父母“告假”,進入了奧運備戰狀態,緊張而興奮地等待著奧運志愿服務使命的召喚。
“馬上就要上崗了,我準備明天再抓緊時間,坐公交車熟悉一下奧運場館周邊道路。”有十多年駕齡的任老師告訴記者。為了成為一名稱職的駕駛員志愿者,從2006年3月報名之后開始,他先后進行了糾正駕駛陋習、熟悉北京城區和場館周邊路況、英語口語、涉外禮儀等多方面技能的自我培訓。“奧運是全民族期盼了百年的盛大節日,為奧運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讓我體會到了什么叫光榮神圣。所以不斷提醒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來。”任長旺說,“家里人都很支持我的選擇,周圍的朋友同事也常投來佩服和羨慕的目光,志愿者培訓過程中充實而充滿歸屬感。”
任長旺是本屆奧運會、殘奧會招募的10萬名不同膚色、不同職業的賽會志愿者中的一員,與空前高漲的113萬報名人數的熱情相比,這一奉獻機會足以讓他們每個人感受到至高的榮耀。北京奧運會組織起的這支龐大的志愿者隊伍,不僅超過了奧運歷史上任何一屆夏季或冬季奧運會,也必將在我國志愿行動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與北京奧運會一浪高過一浪的志愿者活動形成鮮明呼應的是來自2007年底“迎奧運,促和諧,做志愿者──中國2007年國際志愿者日慶祝活動”上的數據:目前全國已注冊的志愿者總人數達2511萬,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注冊志愿者超過100萬名。由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35個省級志愿者協會、2/3以上的地市和區縣志愿者協會、2000多個高校志愿者協會以及19萬個志愿者服務站組成的志愿服務組織實施網絡基本形成。廣東、山東、福建等11個省份和寧波、杭州、深圳等8個城市相繼頒布實施了志愿服務地方性法規。
2002年美國總統布什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說到,美國最值得驕傲的并不是國防和經濟上的成就,而是社區精神。在美國,50%的成年人一周至少做一次志愿活動。
當今世界,志愿服務的發展已經成為社會文明和進步的標志。尤其是對處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時期的中國來講,志愿精神的普及和志愿服務的推廣已不僅僅是辦好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運會的要求,也是破解社會發展瓶頸的需要,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做奉獻的不僅僅是志愿者,有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更有億萬百姓。在沈陽市公安局工作的干警任天布,和同事們一道,為奧運足球比賽場地的安全而晝夜辛勞,最多時曾經有一個半月沒回家,一周沒換過衣服,連在天津上大學的女兒放假回家一周后都沒見到她。沒辦法,女兒只好到他值勤地方附近,匆匆見了一面。
![]() |
責任編輯: 余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