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的重要評論文章《綠色、科技、人文奧林匹克之夢的北京版本》,讓我們更深切的感受到奧運會的臨近。奧運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奧運會讓我們思考什么?奧運會逼我們學會什么?在我們自己家門口舉辦的世界運動盛會,總要讓我們的人民有所收獲吧。我想,無論如何,還是先從最容易普及的文明做起吧。
文明是什么?文明就是走在大街小巷,不會隨地吐痰,不會光著膀子躺在公園的長椅上,不會帶著自家寵物溜達而不牽繩子,不會在公共場所大呼小叫、吞云吐霧,污染環境。
文明就是開車過路口一定會放慢速度讓行人先走,腦子里壓根兒就沒有不受限制的特權車思維,不會在夜間開遠光燈晃對方的眼睛,不會有事沒事按喇叭嚇唬老人和孩子,更不會仗著有權有勢在馬路上橫沖直撞威脅他人的生命。
文明就是打心眼里愿意幫助別人,平常就有一顆志愿者的心,舉手之勞不需要別人表揚,看到不平事會站出來大喊一聲,遇到弱者一定會有惻隱之心,將幫助殘疾人視為自己的應盡義務。
文明就是即便手握公權也能夠傾聽別人的意見,能夠容忍不同的聲音,能夠反省自己的不足。對來自各方面的質疑、批評,一定會去尋找深層次原因,進而用誠實的行動回復民眾的呼聲。絕不會聽到批評就暴跳如雷、氣急敗壞,將善意拒之門外,甚至動用警力打擊報復批評者。
文明就是敢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對的堅持、錯的改正。不會一出問題,就去訓斥下級,就去挑別人的毛病,一層一層找替罪羊,就把人民群眾說成是什么“刁民”,而他自己好象是多么清白的圈外人。
文明就是自己講真話,也要求別人講真話,向上級如實反映民情,好的壞的都說,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不去掩蓋真相,不去誤導輿論,更不去編造拙劣的謊言。對群眾更要坦誠相見,有困難說困難,有問題講問題,取得群眾信任才能得到群眾擁護。
文明就是處處以人為本。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不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嗎?多惠民,少擾民,就是以人為本。人民支持奧運,是因為能夠理解政府的良苦用心;政府關愛民眾,也是源于人文奧運的宗旨。如果出于種種原因,給北京或其他城市的人民帶來某些不方便,主管部門應該向民眾說一句“對不起”,這就是文明。一句文明的話,效果要勝過喊一百句口號。
文明是個好東西,因為國家能夠在文明中發展,社會能夠在文明中進步,民眾也能夠在文明中受益。但愿北京奧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金牌、不僅僅是奧運村、不僅僅是一個多月的笑臉,我們期待的是更多的取之不盡的財富。(建 達)
責編:陳瑋
![]() |
責任編輯: |
- 2008-07-30“與世界接軌”不是一個“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