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泉城義工在社區為市民提供家電維修、醫療保健、法律咨詢等服務活動現場。陳長禮攝
山東省濟南市是一座有著4000多年文化積淀的歷史名城,因名泉眾多被稱為“泉城”。2005年8月,一支以“展我所長、盡我所能、傾我熱情、回報社會”為宗旨的義工隊伍在泉城悄然興起。兩年多來,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泉城義工都定期開展主題活動。目前,這支隊伍已經由當初的幾個人發展到近6萬人,由零散的活動發展為規范化的公益行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泉城義工現象”作為和諧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其豐富內涵和可貴經驗值得總結。
“泉城義工現象”的文化內涵
“泉城義工現象”是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是和諧文化和文明風尚的具體體現,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在傳播文明中引領社會風尚。泉城義工不計報酬,在業余時間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為群眾服務,用實際行動向社會傳播“以無私奉獻為快樂”的文明風尚。泉城義工所體現的志愿者精神,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反映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道德自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在傳遞愛心中壯大文明群體。泉城義工通過開展“泉城義工在行動”系列主題服務活動,協助市民解決實際困難,為困難群體提供幫扶。他們的行動不斷感動、感染著泉城市民,而那些受到感動、感染的市民也自覺行動起來,加入到泉城義工隊伍中,形成了你傳我、我傳他、他傳大家,共同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奉獻社會的生動局面。“泉城義工在行動”系列主題服務活動的開展,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使社會中的文明群體不斷發展壯大。
在關愛他人中體現自我價值。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一個人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要通過服務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來體現和實現。泉城義工正是在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充分實現了自我價值。“有需要找義工,有時間做義工”,這是社會對義工價值的充分肯定。
在奉獻社會中促進社會和諧。泉城義工為廣大市民提供法律服務、心理咨詢、醫療保健、社會援助、家電維修、文化藝術等多種服務。兩年多來,“泉城義工在行動”先后開展了145期,工作量近60萬小時,累計為20萬人提供了各種服務。一些困擾市民多年的頭疼事、麻煩事、棘手事得到解決,促進了家庭和睦、鄰里和善、社會和諧。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