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型
一、落落大方,充滿陽光
發型對一個人的儀表有著重要的作用。一款發型就是一個象征、一種無聲的語言。發型能表現一個人的修養、情趣、追求。同一個人梳理不同的發型,會給他人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選擇合適的發型對自我形象十分重要。
發型的文化元素:
1、發型的流行性
發型和服裝、首飾、鞋包等一樣,有其很強的流行性,一款好的發型(包括發色),往往很長一段時間內在不同的群體結構中流行。比如染發漂發,已經跨越年齡、性別、人種等局限,成為大眾審美認可的潮流發型。但是,流行性不等同于完美性。從藝術角度,流行并非都是美的,而且有很大的局限。發型大師創作出幾款新的發型,有的不一定非常流行,卻也許是真正的發型藝術,是精美的藝術珍品;但另一款也許非常流行,卻沒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這就是藝術作品的兩面性。因此,對于發型的流行性,要有正確的藝術鑒賞和審美眼光,對于特定的個人形象,不應從流行中尋找美麗,而應找出那款屬于自身的特定發型。
2、發型的特殊性
發型有它的特殊性。在時尚、娛樂界的種種大賽或者活動中,國際美發大師經常會有神來之筆,展示出許多具有新創意的發型,其中一些富有特色而又符合生活內涵的款式,便會成為大多數崇尚時尚男女的追求,一度引領時尚潮流。然而,發型是特殊的修飾方式,它和服裝一樣,可以對人的臉形、整體形象、氣質起到良好的襯托作用,這種作用也是互相的,發型不僅需要與之相襯的服飾,還與人的風度、氣質等方面都要相稱,如果不顧及這些方面,發型可能令人別扭。總之,同樣的發型,對不同的人,不一定能起到同樣的美化效果,甚至有可能丑化了人的形象。女性朋友在挑選發型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發型的特殊性,才能顧此及彼,找到整體美的感覺。
3、發型的可適應性
發型是一種人體藝術,它有非常強的可適應性。一款新發型開始初,能給理發店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于是,理發師在不同的群體推廣同一種款式。人們的從眾心理,又讓大部份人順理成章接受這種款式,在雙贏的狀態下,發型的潮流也就形成。此刻,發型的可適應性取代了藝術性和審美性,從這一角度,發型的流行性和可適應性常常可以掩蓋它的特殊性。
發型給人體的美感鑒于二者之間,它具體而又虛幻,你必須深深地理解它、耐心地找到它,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型,也就找到了每一個人合適的品位!
二、了解自身的身材與氣質
人的認知信息90%以上來之于視覺,對一個陌生人形成印象的主要依據是外貌,而服飾是形成外貌的重要因素。人的觀察他人時,有80%--90%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服飾上的,因為他具有直接的展示性。
行為學家邁克爾·阿爾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同一個地方,當他西裝革履、風度翩翩出現時,所有向他問路、問時間的人,都是彬彬有禮的紳士;當他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出現時,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漢、無業游民。這就說明,不同的服飾會產生不同的禮儀效果,會展示不同的社會階層,也會結交不同的社會群體。
服飾
1、坦然地面對身材
一位名模教練說:"出色的模特并非個個完美無瑕,只不過他們在嚴格的美姿的同時,樹立了健康的心態,坦然地面對自己的身材。因此,他們懂得用服飾、姿態等去掩飾自己的缺點,以致讓人產生這樣錯誤的認識。"
體形歸納大致為四種
X型--比較標準完美的體形,線條優美,體態窈窕。具有"X"型的婦女,適合穿著任何款式的衣服。"X"型者著裝應注意修飾腰線。
V型--這種體型胸部或上身過大,肩胛寬,胳膊粗,相比之下,臂和大腿較細小。注意穿衣忌重上身,應注重修飾下身,形成挺拔感。
A型--這種體型重在腰部以下,臀部寬大,腹部突出,大腿粗壯,相形之下上身顯得單薄削瘦。要注意下身修飾易簡潔,衣料最好柔軟,有墜感。
H型--這種體型上下平直,腰身粗壯,缺乏線條。注意要加強腰部造型,使其產生人為線條,給人輕松隨意感。
2、各人氣質不同,著裝款式因人而異:
冷艷浪漫型
他們通常身材高挑,面部輪廓明顯,著裝大膽、夸張、時尚、前衛。能讓人眼睛一亮。
運動自然型
他們的身從壯碩到嬌小均有,動感強,節奏快,腿結實、有力。休閑運動裝較為合適。
古典儒雅型
他們身材勻稱,舉止有禮,動感不強,不太變化,講究修飾,氣質端莊。
多種混合型
他們是交叉組合人群,適合多種搭配。
3、著裝必須注意的幾個基本要素
1)心理要素:
(a)背景效應:
服飾作為一種刺激信號,還可以傳遞情緒。服裝好,振奮,反之,低落。同時,它在人與人相處間也有很大影響。在心理學上有"背景相近"之說。因為同一階層的人在服飾方面會有共同之處,所以人們愿意親近那些同自己服飾觀念相似的人,遠離與自己審美情趣相悖的人。
(b)感覺優勢
專家建議:永遠穿得比你周圍的人稍微考究一點、精致一點、時髦一點。人們樂意欣賞和稱贊一個比自己穿得略好一點的人。如果你在服飾方面超出四周的人太多,太過于光彩奪目,那么,在一種微妙的心理影響下,人們會感到不愉快,不容易采取贊同、容忍、諒解的態度。
2)形式要素:
(a)整潔
衣服印跡總是很規則整齊的人,往往容易受人尊重,衣服不干凈滿是皺摺,往往難以得到尊重。以貌取人,在文明的社會中,還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b)整體
要搭配和諧一體,切忌"各自為政",要恪守服裝本身約定俗成的搭配,局部服從整體
(c)文明
公共場合忌內衣外穿等。
兩性交際專家蘇珊.·L·韋勃說:"沒有必要隱瞞女性的自然曲線,但是,體現女性的特征和炫耀性感是兩碼事。在工作場合,一名婦女穿著超短裙和露肉衫,恰似一個男士穿緊身體恤和敞開襯衫一樣不文雅,工作場所的著裝不應
帶挑逗性。"
(d)時尚
正確地把握TPO原則
T--時間(TIME)
P--地點(PLACE)
O--場合(0CCASION)
簡言之:文明規范的著裝應該與時間、地點、場合相協調。
責編:林長春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