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記者在最近一次會議上見到的情景:主席臺上,專家的報告神采飛揚;主席臺下,與會者聚精會神。忽然,坐在中間的一個理著小平頭的人掏出了手機,就地與外界“溝通”上了,其音貝足以與臺上的報告相抗衡。那旁若無人的神態,那高亢洪亮的嗓門,那自顧自說的從容,讓場內許多人投去不滿、嫌惡、無奈的目光。可是,這樣的目光,他一點也沒有察覺到,依然我行我素,整個會場的氣氛也被他破壞了。
現在,許多會議都要在會前強調關閉手機,但是許多會議依然遭到手機的攪擾。有的會議,手機鈴聲異彩紛呈、此起彼伏,仿佛成了手機鈴聲大合唱。而接聽手機的,有把頭埋入桌下小聲嘀咕的,有原地不動高聲交流的,有急急忙忙走出場外的。什么會議,能經得起如此干擾!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此時竟然變成了攪擾會場的“兇器”。
在這樣的公共場合關閉手機,應該是一個起碼的文明常識,本不需要一再強調。自己方便,應以不妨礙他人為前提;如果自己的方便是以妨礙他人為代價,那就有礙社會公德。而這種現象如果發生在莊嚴的會場里,那就更不應該。
其實,會場里的不文明行為不止這些。有在禁煙會場內吸煙的,把會場內弄得煙霧騰騰、讓不吸煙者深受其害;有在會場設施上寫寫畫畫的,把桌椅、沙發、臺布搞得丑陋不堪;有在會場內交頭接耳、私自“開小會”的,讓左鄰右舍聽不清臺上的發言;有閉目養神、低頭酣睡的,讓周圍的人也受感染;有坐無坐相,站無站相的,讓電視臺記者無法錄像;有遲到早退、出出進進的,讓會議因為冷清而不得不推后舉行,提前結束……在傳播文明的會場里,這些表現是多么不文明、不和諧!
編輯隨想:會場,是傳播文明的地方,按說,這里不應該出現文明的問題。但恰恰是在這里出現了許多不文明的行為。在一個文明的社會里,不應該出現文明的“死角”。而這個文明的“死角”,更不應該是會場!(記者 莊電一)
責編:林長春
![]() |
責任編輯: 余瑧 |
- 2009-11-21籃網放送感恩節禮物 阿聯變廚工似米老鼠
- 2009-11-21追尋父輩的足跡 陳毅之女來廈瞻仰先烈(圖)
- 2009-11-12英小學模擬犯罪現場嚇壞不知情學生 引家長不滿
- 2009-11-21女足亞洲杯喜獲上簽 中國隊將爭世界杯出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