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知識的實用價值
在現代社會里,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團體與團體、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接觸和交往越來越頻繁,有政治往來、軍事接觸、體育比賽、文化交流、學術討論、科技協作、商業貿易、情報交換、信息溝通等,在這些眾多的活動中,處處需要適當的禮儀方式,使相互的交流能達到預期目的和滿意的效果。
從我們日常生活來說,經濟生活所占的分量最大,包括家庭生活、鄰里相處、同事往來、親朋好友交往,還有大量的出行、購物、參加各種活動,都要與陌生人相遇和交往。所以,可以這樣說,凡是與他人接觸、與社會交往都時刻離不開禮儀知識,幾乎是每一言、每一行都需要禮儀修養。每個人都會有親身的體驗。比如說吧,某一天,小王收到了一封遠方親戚要來京的電報,約于當晚10點鐘到京。小王騎自行車到北京站去接人,一路上騎得很快,到了某處,路邊上有一位年紀約六七十歲的老太太正要橫穿馬路,由于判斷的失誤,正好把她撞上了,老太太身子向后一仰,平平躺在那里。當時小王立即停下,把車撐好后,趕快過去把老太太扶起來,一邊替她拍打著衣服上的土一邊問道:“撞疼了沒有?傷著沒有?我送您上醫院去吧?”并且連連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讓您老人家受驚了!”這時旁邊走過來一個約50多歲的男人,指責小王說:“你這人太冒失,看把老太太撞成了什么樣子,還不趕快送醫院!”但這時老太太一邊拍打著自己身上的泥土,一邊看看小王站了起來,稍過了一會兒,她說:“沒有事,你走吧!”這時小王才長長出了一口氣,又問道:“要不要上醫院檢查檢查?”老太太說:“不需要,這不好好兒的,檢查什么?”最后,小王又向老太太道聲歉,就飛身上車趕路了。小王闖了禍,而沒有造成什么麻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小王誠懇和氣的態度,有禮貌的連連道歉的結果。這與他自己平時注重禮儀的修養有很大關系。當然,老太太也是個寬厚、仁慈的老者,一句責怪的話也沒說。如果當時小王采取其他態度或方式,比如說,不下自行車就企圖跑掉,肯定會被別人擋回來;或者態度不太謙和,或者話語說得不能使老太太滿意,恐怕此事就不會處理得這樣快,這樣圓滿,或許上一趟醫院,到處檢查一遍,即使沒有什么傷,錢要花,時間要耽誤,他接客人的事自然就全吹了。這個例子只是說明講禮儀可以化解矛盾,它的實用價值還有很多,例如,與陌生人交往可以獲得人的好感;與熟人交往可以保持友好和諧的氣氛;在事業上你可以獲得合作伙伴的信賴與支持;在談判桌上你可以化不利為有利;在生意場上你可以多一份成功,等等。這里就不舉實例了。讀者可以從自己身上,或自己的周圍找到許多的實例。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