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士奇)每逢新春佳節(jié),許多泉州本地的“節(jié)令”甜食都會被人們置備于家中,用于款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這些甜食中,既有手工制作的酥糖,也有火紅甜蜜的腌制蜜餞,這些不僅有著泉州傳統(tǒng)“古早味”,同時也蘊含著美好的新年祝福。
手工貢糖寓意甜蜜
正月里,人們走親訪友之時,受訪的主人家在接受祝語后,總不忘拿出裝滿糖果的糖盤請客人們“甜一下”。在許多老泉州人家的糖盤中,如今除了可以看到各式時尚新潮的糖果,仍還可以見到一種古色古香的手工糖,那就是——貢糖。
談及貢糖的來歷,市區(qū)一家貢糖店負責人翁娜紅介紹說,這種糖果最早出現(xiàn)于清末年間的閩南地區(qū),閩南人也常稱之為“花生酥”,是一種用花生仁與糖漿制成的酥糖。由于其口味香甜,質(zhì)地酥脆,因此獲選被進貢到朝廷中,之后受到皇帝的喜愛而被賜名為“貢糖”。之后,貢糖的做法流傳于民間,逐漸成了一種寓意“圓滿甜蜜、招祥迎春”的糖果,時常被當做一種祭祖拜神時的重要供品,也成了人們在喜慶之日用來饋贈親友的配茶點心。在每年的春節(jié),貢糖也總會被當做一種寄托祝福的“春糖”,用于親朋家人之間的互贈,借此表達新春祝愿。
“花生貢糖、香酥貢糖以及花生卷,這三種傳統(tǒng)口味的貢糖,仍是最受歡迎的。”翁娜紅說,依照祖?zhèn)鞯闹品ǎ粔K小小的貢糖,需要十幾道工序,過程煩瑣費工,且不可用機器代替手工,如此才能保持貢糖的原汁原味和上佳口感。隨著時代演變,現(xiàn)今的貢糖也加入了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演變出了諸多新口味,當中有受到年輕一族喜愛的海苔貢糖、香菜貢糖、黑芝麻貢糖、白芝麻貢糖等。
甜美蜜餞火紅吉祥
與清甜酥脆的貢糖一樣,蜜餞也是春節(jié)款待客人的常見小食。用各式不同鮮果腌制而成的蜜餞,帶有果子的鮮甜原味與漂亮色澤,經(jīng)過蜜糖腌制后,甜味與光澤又多增了幾分,不僅能夠為果盤增添光彩,也成了人們寄托祝愿的一種寓意甜食。
“過年時,為了迎合喜慶的氣氛,帶有靚麗色澤的蜜餞是最暢銷的,如橘黃的金橘、紅色的山楂等。”翁娜紅說,為了寓意于食,能夠討個好彩頭的蜜餞尤為受到顧客們的青睞。因為在閩南話中“橘”與“吉”的讀音相似,金橘在春節(jié)時成為暢銷品。但由于金橘本身的味道較為酸澀,生食口感不佳,因此依照傳統(tǒng)的做法,閩南當?shù)氐氖止煾祩儽銜⑵淙プ言儆名}水浸泡去味,之后再調(diào)入白糖腌制熬煮成金橘糖,既保留了金橘原本明亮的橙黃色澤,也保留其原本的淡雅果香。將其擺入果盤,既能提增果盤的喜氣,也能成為其他酥糖的配佐,同時,用它來招待客人佐茶享用,還能在無形中幫主人家轉(zhuǎn)達祝福,祝愿到訪的客人們在新一年中能夠“吉祥如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