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零距離感受高甲戲的魅力劉豐攝
新華網福州2月13日電(劉豐)“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為大家表演的是高甲戲《公子游》選段……”今日上午,三坊七巷內的福建省非遺博覽苑里,穿梭著一群身穿制服的忙碌身影。他們是博覽苑的講解員。
今天是春節長假的最后一天,福州的三坊七巷游人如織,大家都抓緊最后的休閑時光和家人團聚。而對于已經連續上班6天的非遺博覽苑里的工作人員來說,春節不是團聚,是堅守。

講解員們熱忱地做好每一場講解,耐心地回答每一次提問,細致地完成每一批接待。 劉豐攝
博覽苑的工作人員來自全國各地,為了做好春節期間的接待工作,講解員們與往年無數個節假日一樣,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他們熱忱地做好每一場講解,耐心地回答每一次提問,細致地完成每一批接待。
福州人小王剛參加工作半年,這個春節,她和同事們一起承擔講解任務,接待、疏導游客,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和家人朋友好好聚聚。還有些家在外地的講解員,已經有六七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吳秋鳳向游客展示剪紙技藝劉豐攝
春節期間,博覽苑除了上演閩劇、越劇、高甲戲等戲曲類非遺項目外,漆線雕、軟木畫、詠春拳、剪紙等非遺技藝也讓游客大飽眼福。作為柘榮剪紙的福建省非遺傳承人,吳秋鳳也專程從柘榮來到福州,向游客展現剪紙的魅力。吳秋鳳說,這幾年春節前后,只要自己有時間,就會參加各種文化下鄉、展演等活動,希望在展示非遺項目的同時,推進剪紙這門技藝的保護和傳承。
春節假期,福建數以萬計的景區工作人員默默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著,他們給游客帶去了歡樂的同時,也演繹著自己的精彩。您和家人在景區游玩的時候,別忘了和這些工作人員道一聲:謝謝!

今年是猴年,吳秋鳳創作了不少猴年元素的剪紙作品。劉豐攝

為了增添節日氛圍,春節期間博覽苑增加了博餅活動。講解員正在給外地游客介紹博餅規則。 劉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