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坪古村:“不老”的家園
耕讀傳家 鄉風“重教”
洋坪全村單姓蕭,都是來自江蘇沛縣的漢相蕭何后人。據族譜記載,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間,蕭姓祖先從古田縣牛頭嶺遷入附近的官洋村,一次放牛來到洋坪,牛兒戀著這個綠竹掩映青草茂盛的所在,怎么趕也趕不走,祖先便干脆遷到這塊沃土,辟疆開地,繁衍至今。
洋坪有廣袤平地之意,為了這個村名,還有過一番斯文的“較量”。相傳,當時蕭氏和相鄰的坑里村的先祖,都想給自己的村子取名“洋坪”,后來村民以贏得斗詩,喜得“洋坪”。
村中還有一個神圣的小建筑——惜字爐,那是古代文人墨客焚燒文字紙張的地方。小小的洋坪村,居然有讀書人成立的同文社,募資建的魁星亭。更為難得的是,亭內的三層樓閣式結構惜字爐,至今沒有熄滅。
“村里的孩子中考、高考結束,就會把一些復習字紙帶到這里,交給惜字爐中的火苗,去做最后一次閱讀。”老蕭的描述中透著敬畏。
其實,從村口新建的“耕讀傳家”的書卷造型雕塑、“百善孝為先”的文化墻,到村東明代祖屋門前赫然挺立的兩尊石碣旗桿,再到家家古厝廳堂高懸的“修身齊家”“耕讀傳家”的古匾,以及村民們口中樂道的舊時文舉武舉,一切都在向我們傳遞著濃郁的“重教”鄉風。
“接下來,我們準備發展特色旅游,保護村莊原生態韻味、挖掘歷史文化的同時,做好規劃整治,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并建設完善古村旅游服務的各項設施,保護、恢復和重新使用它,以活化古村。”洋坪村村支書蕭雪雪說。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