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善學善思” 泉州在全省率先實踐兒童哲學教育
兒童哲學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核心提示
日前,一場“多學科視野下的兒童哲學研究”研討活動在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舉行,兒童哲學被運用到語文、數學、綜合實踐等多門學科,碰撞出了“思”的火花。小學生究竟是怎樣學哲學的?學哲學對于孩子們有何影響?記者走進學校一探究竟。
□本報記者 曾聰虹 林勁峰 通訊員 蔡國清 文/圖
課堂滲透哲思 啟發學生思辨
“這幅《墨梅圖》構圖清新別致,一枝梅花橫貫畫面,花朵淡墨輕染,乾隆皇帝在畫中題詩,是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在豐澤第二實小六年級四班的一堂《墨梅圖題詩》語文課上,王妤娜老師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在課堂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的認為乾隆題詩與詩意畫意相融合,畫格、詩格、人格渾然一體;有的認為乾隆題詩破壞整幅構圖,是畫蛇添足……同學們還各自搜集整理了相關資料,論證自己的觀點。
“辯論是哲學思辨的一種重要方式,它可以啟發人主動地去分析、思考問題,從正反不同角度辯證地看待事物?!蓖蹑ツ壤蠋熣f,這堂課在詩文品析之后,組織課堂辯論,旨在培養學生思維,促進他們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僅是語文課堂,數學課堂也充滿了“探究”和“思辨”的味道。在一堂《分數應用的復習》數學課上,王唯捷老師把“四兩撥千斤”的道理運用到了分數應用題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啟迪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記者了解到,在豐澤第二實驗小學,兒童哲學被運用到多門學科中,開展了一年多的教學實踐,已經初步摸索出一套兒童哲學教學方法,是我省首個將兒童哲學應用到教學中的學校。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