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劇照鄧娜攝
第六屆福建藝術節暨第26屆戲劇會演在福州落幕,龍海市薌劇團以薌劇現代戲《生命》榮獲戲劇會演參賽劇目一等獎。這是本次藝術節和戲劇會演的最高獎項,也是龍海市薌劇團建團近60年來獲得的最好成績。昨日,在龍海市薌劇團,主創人員向記者娓娓道來臺前幕后的酸甜苦辣。
重返省賽是我們的夢想
19年前,龍海市薌劇團的現代戲《僑鄉軼事》在福建省戲劇匯演中獲得劇本一等獎、導演獎、優秀演員獎、音樂獎、舞美獎等多項單項獎。“重回省賽,成了龍海薌劇團成員的夢想。”團長康國祥說,三年一屆的省戲劇會演,由于種種原因,這幾年龍海市薌劇團總不能如愿赴賽。康國祥和劇團成員暗下決心:重現輝煌。
5月底,龍海市薌劇團著手準備參賽事宜。首先是挑選劇本。經過商議,他們采用由國家一級編劇、原市薌劇團書記姚溪山于2011年創作的薌劇現代戲《生命》。該劇反映抗日戰爭大反攻勝利前夜,八路軍總部把50多位懷胎抱孕的女戰士組成“孕婦隊”,走出戰爭硝煙,平安誕生生命的傳奇故事。《生命》曾榮獲“福建省向建黨八十周年獻禮優秀劇本征文”二等獎。姚溪山對劇本又進行不下10次的修改。有了好劇本,劇團還需要一名優秀的總導演。康國祥找到國家一級導演金愛珠。劇團還邀請到省內外著名的一級作曲家江松明、一級舞美設計師黃永瑛、一級燈光設計師齊大明、一級服裝造型設計師王玲等專家參與《生命》二度創作。
為找一處合適的排練場地,康國祥團長和陳細賢導演四處奔走,找到一個私人的運動場所——育正體育場。他們買來大塊的塑料布,將場地圍起來,同時設計了舞美,增加燈光效果。
育正體育場離鎮區兩公里,演員一天四趟來回奔波。康團長說:“最擔心的是團里聘請的20幾個群眾演員,他們是來自藝校的小孩,都只有十六七歲,劇團讓他們租住在旅館,我們都成了跟班,每天除了接送,晚上還要查崗,生怕孩子們不安全。”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