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海報
“每個人都有一份對家的渴望,而在那個年代,奔赴臺灣的大陸人更有一份對家的幻想?!爆F(xiàn)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大二的晉江小伙傅博,正在籌劃他新的一部劇情短片《家宴》,將講述一位在1975年獨居臺灣眷村的國民黨老兵的一場臆想的家宴,傾訴了那個年代那些身處海峽對岸的大陸人對家的思念。
因為缺少拍攝資金,傅博和他的創(chuàng)作團隊也開始發(fā)起電影眾籌,也借此向大眾宣傳這部小眾影片。與此同時,這位新生代導演也一直試圖通過自己的影像表達記錄著閩南古城里許多正在老去的記憶和故事?!跞菥W(wǎng)-東南早報記者許奕梅/文 傅博/供圖
以曾外祖父為原型 講述對回家的渴望
說起《家宴》的創(chuàng)作靈感,傅博首先談到了他人生中的首部劇情短片《玉蘭菩提》,講述的是一位爺爺早在半個多世紀前跨越海峽,并在對岸重組家庭,而阿嬤則在菩提樹下持續(xù)了一段長達半世紀的守候。故事的原型是傅博的曾外祖母。
傅博說,他的曾外祖父名叫文開,在上世紀40年代作為一名國民黨士兵去臺灣之后就杳無音訊,留下曾外祖母在大陸癡癡守候一生?!耙苍S想尋根,我一直想講述一個我的曾外祖父與他所處年代的故事?!?/p>
今年,傅博在北京拍攝名為《墟》的報道攝影時,聽說了一位國民黨將軍在去臺灣后,他留守的家人跌宕的命運和無望守候的故事,而這也讓他聯(lián)想到自己的曾外祖父?!八?jīng)遠在海峽對岸是否也對家有著一種執(zhí)著的癡念和幻想,為此想到了創(chuàng)作《家宴》,是《玉蘭菩提》的前世?!?/p>
有了初步構(gòu)想,傅博把故事的背景設置在上世紀70年代。據(jù)他了解,當時很多國民黨老兵到達臺灣后就無法回家,寫下的一封封要寄到對岸的家書也無法寄出。而他在去年與臺灣導演賴聲川相識后,進一步了解到那個時期國民黨軍民的生活區(qū)眷村里的情況。
傅博在閱讀掌握了諸多對臺灣眷村的講述文字之后,在腦海里搭建了對那個地方的印象,從而也把故事的發(fā)生地設置在眷村。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