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七十年前的抗日歌聲 聽鋼琴演奏家王鼎藩講國立音專的故事
1945年暑期“國立音專”師生合影。(永安市博物館資料)
師生情意濃
永安市博物館國立音專展區(qū)里掛著一幅幅老照片,看到熟悉的師長、同窗,王鼎藩倍感親切。
入校后,王鼎藩師從外教克拉拉·曼哲克學習鋼琴。1947年,她畢業(yè)后留校任教。任教期間,她向陳田鶴先生學習和聲、復調(diào)。1949年,她到上海向馬古士先生(德國人,曾在永安音專任教)學習鋼琴并在中華音樂學院任教。之后,她在中央戲劇學院樂隊、中央民族歌舞團、北京舞蹈學校工作。王鼎藩著有《鋼琴樂理知識入門》一書。退休后,她受聘于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
國立音專自創(chuàng)辦開始,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前后在校任教有60余人,除了從全國各地聘請名家名師,還聘請了8位外籍音樂家前來任教,同時邀請優(yōu)秀學生畢業(yè)留校任教。1940年9月,德國猶太人奧斯卡·曼哲克與夫人克拉拉·曼哲克應國立音專校長蔡繼琨邀請一同到永安吉山任教。外籍教授們不僅帶來了西方音樂,更帶來了他們對中國音樂事業(yè)的一片熱忱之心。
“恩師克拉拉·曼哲克把我們當成她的孩子,有一次,冬天,我光著腳穿著木屐(沒有襪子穿),在學校走來走去,克拉拉·曼哲克看見了,就把自己的襪子給我穿上。”回憶往事,王鼎藩仍然記憶猶新。
王鼎藩在回憶錄《她怎么那么好》一文中寫道,“曼夫人關心、愛護學生。學生有微小的進步,她都及時給予鼓勵,用英語輕聲說:‘很好!’‘很美!’‘彈得好,以后會更好!’女同學在‘練習音樂會’演奏成功,她會擁抱你、親吻你。”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