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農村祠堂 成為廉政文化宣傳新陣地
東南網12月2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清旺 陳明霞) “自從廉政文化扎根祠堂,村民打牌賭博的少了,打架扯皮的少了,民風得到明顯改變。”周寧縣浦源鎮浦源村黨支部書記鄭國城見到筆者高興地說。
近年來,周寧縣扎實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充分利用祠堂優勢,將廉政文化滲透到傳統文化當中,把祠堂變成傳播廉政文化的新陣地,百余座農村祠堂成為政策宣傳的“大課堂”、文藝演出的“俱樂部”、廉政教育的“新平臺”。
周寧縣祠堂眾多。以前,這些祠堂常用來舉行祭奠活動或搞宗族儀式,農閑時,一些農民則聚在里面打牌賭博。2006年,黃埔村計劃建林氏祠堂,李墩鎮因勢利導,成功引導該村將祠堂建成現代農民文化宮,并開設廉政走廊,懸掛廉政格言警句,成為廉政教育新陣地。該縣以此為契機,在全縣范圍內推廣黃埔村廉政文化進祠堂的做法,在紀檢、組織、宣傳等部門的大力扶持和引導下,大部分祠堂成為傳播精神文明的窗口,許多鄉村還利用祠堂舉辦展覽、演出等活動。該縣紀委充分利用這一陣地,把廉政文化宣傳融入其中,做到廉政文化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在祠堂醒目位置建立廉政文化宣傳欄,設立廉政文化書架,刷寫切合農村實際的廉政格言警句,設置廉政格言警句牌。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