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文化旅游“融”起來
“把文化融入旅游,實現保護和開發并舉、傳承和利用并重。”泰寧縣委書記張元明說,正是將本土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泰寧旅游才會做大做強。
以城市建設為例。圍繞“狀元故里、江南名城”的定位,泰寧縣著力推進尚書第、世德堂、進士街、九舉巷等古遺跡的修繕修復,并以古城為依托,以尚書第建筑群為載體,融入當地的歷史、戲曲、名人、古建筑、民俗風情等文化元素,打造屬于自己的城市名片。
如今,泰寧城區處處粉墻、黛瓦、飛檐、翹角、馬頭墻,杉陽明韻建筑風格成為泰寧的標志。
于去年12月底入選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明清古民居文化村是省重點項目,總投資6.5億元,由中國收藏家協會古典家具收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收藏大家陳明青先生投資建設,整個園區占地面積248畝,建設包括古民居展示區、收藏品展示區、古建筑和古典家具修復加工區、會員俱樂部等4個功能區。
“二期項目占地60畝,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共建有10棟古建筑、9棟主題展示館和文化交流交易中心,集中展示中國古建精華和珍貴木器藏品。”明清園負責人陳佳昱介紹,目前整個園區已基本建設完成。
今年7月23日,在中國古村落文化遺產保護高峰論壇上,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給予明清園高度評價,稱贊它是保護和傳承古建筑文化的民間收藏大觀園,授予明清園“中國木雕藝術博物院”牌匾。
明清園的建成,創造了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樣板,年接待游客20萬余人次,帶動形成以藏品交易、禪茶經營和仿古家具、創意旅游商品展銷等為特色的文化旅游經濟帶,不僅豐富提升了泰寧的文化內涵,而且促進了泰寧文化與旅游緊密結合、實現由文化景觀到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
“文化因旅游而精彩,旅游因文化而美麗。”張元明說,接下來,泰寧縣將圍繞旅游、文化進一步挖掘提升,實施“文化靚縣”工程,讓文化的味道真正成為泰寧的味道,推動泰寧發展更上層樓。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