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明將樂三澗渡村百年古法紅糖工藝
勻漿
三澗渡60多戶,家家戶戶都有熬糖的設施,每戶人家的長者都有一手制作紅糖的手藝。制糖作坊就在房前屋后,一個長方形的大口鍋灶臺,兩口大鐵鍋,一個長方形木盒,兩把長瓢和糖鏟,就是全部“家當”。
做糖的鍋一律是鑄鐵的厚鍋,燒的是山柴火,機榨出來的甘蔗水要立即倒進鍋里,加大火候煮沸后,一瓢一瓢不停地攪動,不一會就熬成了清澈而略帶褐色的糖水。隨著火候加大,糖水越來越濃,越來越稠,越來越粘,當滿滿一鍋的蔗水只剩三分之一左右時,抄起一瓢高高往下倒,糖漿透紅似地掛在瓢上,就可以出糖了。
這時,老把式就會將糖漿鏟到木盒,并不停地攪拌濃濃的糖漿,使濃香四溢的糖漿均勻凝固。冷卻凝固后,就變成了古色古香的紅糖,有的將糖擰成團,有的將它做成粉末狀的散糖,趁熱包裝密封進入市場。但作坊生意紅火,每鍋紅糖一出鍋,早有不少顧客等著過秤。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