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恢堡
萬宅村位于大田縣廣平鎮(zhèn)西北部,距大田縣城76公里、三明48公里,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是一座以余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村寨集古堡、古屋、古樹、古洞、古寨址、古風、古韻于一體,被評為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是省歷史文化名村。村寨周圍群山環(huán)繞,內(nèi)部流水潺潺,水源極為豐富,寨民基址恰處于山水環(huán)抱的中央,整個村寨規(guī)劃布局合理,借山借水、精美秀麗,凸顯古人地理風水智慧。
萬宅銀杏群落
銀杏群落揭開神秘面紗
立冬到來,萬宅銀杏群落迎來了一年里最美的時光,杏果熟落,滿樹金黃,如夢似幻。孩子們在樹下嬉戲,老人們在休憩聊天,仿若一個美麗的童話。
七年前,當?shù)財z影家林建偉以萬宅銀杏為主題的一幅攝影作品發(fā)表在《人民政協(xié)報》上,近年,一些攝影家到這兒采風,拍攝的作品紛紛在外獲獎、展覽,被編輯成冊,在微信圈里轉(zhuǎn)發(fā),這個隱藏在深山里無人知曉的古村落一下熱了起來。
村里的老人告訴記者,這銀杏是元代官至奉政大夫的老祖宗余成觀游宦山東時引種,后來,有苗木陪嫁的習俗。老銀杏屬于余家祖?zhèn)鞯呢敭a(chǎn),人人有份,每一株歸屬幾戶主人管理。一株老銀杏樹每年可長400斤左右的果,果子可入藥,在物資匱乏年代,銀杏果成為救命樹。
村支書余有創(chuàng)說:“每個周末,都有300多自駕游人群和攝影愛好者來這兒觀賞、拍照。前些天,臺灣春舞枝公司前來尋找商機,考察發(fā)展民宿旅游項目。”
銀杏備受游客青睞,讓村民們看到了增加經(jīng)濟收入的前景,家家戶戶繼承祖業(yè),大面積種植,已達到200畝。
萬宅銀杏群落歷史悠久,樹齡在200年以上的有23株,總面積有1平方公里,其中被評為三明市首屆樹王的樹齡達818年,是南方少有的銀杏群落。隨著銀杏群落被發(fā)現(xiàn),村莊的歷史與文化被揭開神秘面紗,2014年12月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2015年10月被評為省歷史文化名村。
萬宅奇異風俗——崖葬
傳統(tǒng)文化元素留下烙印
萬宅紹恢堡,建筑宏大精美,結(jié)構(gòu)保存完整,是大田土堡群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堡建于道光年間,具居住與防御功能為一體,是一座府第式“五鳳樓”民居,前方后圓,主體建筑中軸線分布,依次有外壕、堡墻、前天中、前堂、中天井、廂房、正堂、花臺、兩側(cè)護廂、環(huán)墻廊房等,進入堡內(nèi),漫步在前庭后院,細品精美建筑布局,置身雕欄畫棟,仿若穿越時光,曾經(jīng)繁華浮現(xiàn)。
鎮(zhèn)黨委宣傳委員廖桂珍介紹:萬宅沉積不少歷史,銀杏群落后山頂上有一座舊寨址,傳聞宋朝時有部分方臘義軍流散到此地駐扎,村民稱為“方臘寨”。山中還有十八洞,當年朱德率紅軍曾經(jīng)駐扎于此,洞前山路艱險崎嶇,風景奇峻,美不勝收。此外,始建于北宋的植福堂內(nèi)供奉有姜公真身舍利,水尾石拱廊橋也有千年歷史,還有三座富有特色的清代古建筑承振堂、太和堡、瑞祥堡等。
萬宅銀杏群落相鄰的就是元代郭居敬的出生地水城,郭居敬編著的《二十四孝》輯錄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序而詩之,用訓童蒙。該書成為元明清時期普及孝道的通俗讀物,流傳至日本、朝鮮、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孝道文化一代代教寓著萬宅村民,他們至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萬宅至今保持著獨特的古代民俗,有吹嗩吶、大腔戲、舞布獅等,此外村落從明代開始有崖葬習俗,現(xiàn)有遺址多處,存放先人遺骨的陶罐裸露在崖壁縫隙間……
腔戲是萬宅特有的劇種,是福建省最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鑼大鼓唱大戲”而得名。大腔戲保留了清晰的荊楚古音的純潔面目,被譽為是“戲劇中的瑰寶”。萬宅余氏族人會在迎神賽會、祭祖等節(jié)慶活動中演出。
除了銀杏群落,村中還有大片的香樟樹林,樹齡已達400多年,仍然青春不老,枝繁葉茂,天氣炎熱的盛夏,許多村民來到樹下消暑乘涼。
耕歸圖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再起航
近年來,廣平鎮(zhèn)積極引領(lǐng)當?shù)乩勉y杏群落自然優(yōu)勢,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建設(shè)美麗鄉(xiāng)村,聘請廈門專家、學者對美麗鄉(xiāng)村核心區(qū)進行遠景規(guī)劃。第一期投入60多萬元打造以“銀杏王”為主題的銀杏公園,建造銀杏亭、木座椅、鵝卵石漫步道、改造觀光假山魚池。
下一步,計劃將銀杏公園與后山近年來種的200畝銀杏對接,鋪設(shè)繞山棧道,直至山頂,保護性開發(fā)方臘寨舊址。鎮(zhèn)黨委宣傳委員廖桂珍說,游客下山不走回頭路,將漫步在10多畝的櫻花園內(nèi),峰回路轉(zhuǎn),就到有著數(shù)畝荷塘的植福堂。修建于宋代的廣元寺傳說是植福堂姜公的避署勝地,這里有大片國家二級保護的藤本植物野生禾雀花,串串花朵似紫色風鈴,這些花朵將攀爬到綠道上方,垂在游客頭頂。到達百年香樟林,就可以看到省級重點文物紹恢堡了。
“中國傳統(tǒng)村落國家支持資金很快下來,鎮(zhèn)也將給予配套,項目建成后,游客到這兒民宿游,呼吸自然清新空氣、漫步銀杏香樟群落、觀賞古代建筑,體驗傳統(tǒng)民俗,到元代郭居敬出生地觀看孝道文化園、接受陶熏教育,一個周末就‘滿載而歸’了。”省委黨校掛職村干部鮑瑞民自信滿滿地說。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