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根藝回歸本真
讓根藝回歸本真
——閩侯縣非遺(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鄭義雨訪談
①鄭義雨在構思作品。
②作品《孔雀開屏》
③作品《牛氣沖天》榮獲2013年福建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東南網12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燕 謝海潮)14年前,鄭義雨帶著根雕作品《尋找家園》(黃楊木)晉京參展,即獲2001年“山花獎”民間工藝優秀獎一項。這個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戲曲“梅花獎”一樣,均為國家級最高獎項,得之實屬不易。
鄭義雨是70后,現為閩侯縣非遺(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縣根雕同業商會副會長。盡管在國內外獲獎無數,他得意的仍是這個小擺件:三只猴子趴在石上,石塊大,樹根少,寓意“樹被砍光,猴子家園沒了”。
見證“而立之年”創作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因其對環保問題的深度關注,這件“根抱石”作品便脫了匠氣,對于當下低迷的“上街根藝”,也就帶有某種“形而上”的自省意味。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