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仔樓夜景
東南網12月21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李昌乾 林永清 文/圖)石獅永寧街15號,是一座有故事的番仔樓。昨日上午,海都記者來到這里,它已變身為一座公益圖書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
“有一天,我們在外面走累了,想回到家鄉,卻發現,她不是以前那樣了?!庇缹幮℃偳嗄瓴淌懒Ψ掂l后的心里落差,讓他決定要做一件事情——把熙寶樓變成公益圖書館,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終于實現愿望。
目前,圖書館共募集書本2000余冊,每天對外開放時間為上午10:00~12:00,下午3:00~10:00,周末兩天提早1個小時開放,長期接受社會捐書,詳情可關注“熙寶樓公益圖書館”微信公眾號。
開發華僑老屋 主人被青年打動
“永寧沒有圖書館,也沒有書店,很多想看書的人,都要跑到石獅市區,路途太遠,很不方便”。這位立志守護家鄉的青年,出生于1987年,之所以選中熙寶樓,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外,還在于熙寶樓濃濃的人文氣息。
蔡世力說,熙寶樓是華僑陳煥熙先生為完成父親遺愿,花費20年時間于1963年建成。正門嵌聯“煥宇和祥榮故里,熙春麗景耀南天”,講述的正是屋主聞名南洋的打拼史。這棟番仔樓原叫春暉樓,后取自夫妻倆的名字,改成熙寶樓。二樓陽臺廊柱上嵌聯“煥若寶珠光祖德,熙如珍品靄鴻禧”,印證著夫妻二人溫馨、深情的愛情往事。
蔡世力告訴海都記者,今年92歲高齡的陳煥熙老人,現居菲律賓,早年熱衷于教育事業,每年都會從菲律賓回鄉頒發獎學金給永寧學子。隨著年歲增高,加之愛妻兩年前去世,他回來漸少,房屋擱置。
為了將這些華僑老房子利用好,從去年開始,蔡世力想將其承租下來,但苦于初始想法不是很成熟,陳老先生擔心祖宅被過多商業化,而婉拒他的要求,雙方先后還多次聯系溝通,均無果。
今年年初,事情出現轉機,因房屋被盜,加上宗親諫言蔡世力推廣家鄉,在公益上付出諸多努力。最終,陳煥熙被蔡世力的誠意打動,同意將房屋租給他。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