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冬:文物古跡守望者——記“最美文化工作者”
黃麗冬正在查閱文物資料
東南網12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 文/圖 通訊員 陳順源 何冠宏吳楠)她是一位基層普通的文化工作者,為了尋得一石一碑,她跋山涉水,踏遍全縣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她自修而授人,利用所學之長,培育了大批音樂、書法優秀人才。
日前,在由漳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15年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系列評選活動”中,她獲評“最美文化工作者”,她就是詔安縣文化館副館長黃麗冬。
踏遍全縣土地尋找文物
為了能詳細記錄全縣各個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等文物的保存情況,看似嬌弱的黃麗冬,克服暈車和恐高的困難,跋山涉水,走街串巷,踏遍了全縣1293.6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偏遠山區的崎嶇小道都留下了她探尋文物的足跡。“有一次去秀篆鎮走訪時,我們發現一塊年代久遠的淺浮雕石被村民當做溪邊的墊腳石用,而他們并不在意,這令我們十分驚訝。”黃麗冬嘆息,她深感文物保護工作責任艱巨。“這一石一碑,都在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生命一樣保護古跡。”
懷著對文物古跡的熱愛,黃麗冬每到一處,便會向當地群眾講述該地古跡的歷史及保護的重要性。回訪成了黃麗冬的習慣,看到古跡真正被群眾重視了,她才放下心來。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