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臺灣選手變光碟。
②青春靚麗的女大學生魔術師為大賽增色不少。
③學生選手舉手投足之間已經具備職業魔術師風范。
東南網12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帥)12月4日至6日,第二屆閩臺高校大學生魔術大賽在福建農林大學舉辦。來自臺灣和福建高校的30多名大學生魔術師同臺競技,角逐近景魔術和舞臺魔術兩個類別的金銀銅獎。賽事期間,參賽選手和表演嘉賓送上的精彩魔術表演、頂級魔術大師帶來的深入淺出的魔術講座、五花八門的魔術道具展示,讓榕城的魔術愛好者們享受了一場難得的視聽盛宴。連日來,記者采訪多位參賽選手、大賽評委以及賽事組委會的工作人員,挖掘大賽背后的故事。
最專業的魔術賽事
直到6日晚,所有的賽事圓滿落幕,福建省雜技家協會秘書長陳濤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終于落地。作為賽事承辦方,陳濤所在的賽事組委會做了很多幕后工作:安排車輛、聯系賓館、尋找場地……其實從今年年初起,陳濤就開始了福建高校參賽學生的海選工作。“從一百多個報名的選手中,最終甄選出20多位前來參賽。本屆大賽不論是參賽人數,還是評委和表演嘉賓方面都超過上屆,其中不乏韓國魔術學院首席教授Lukas、臺灣魔術協會會長羅飛雄、澳門魔術師協會會長翁達智等世界頂級的魔術大師。”陳濤說。
閩臺大學生魔術大賽去年在廈門舉辦了第一屆賽事。“第一屆大賽只有來自兩岸的十多名選手參賽,賽期也僅有一天。”雖然參賽人數少,比賽時間短,但是第一屆賽事的成功舉辦,在閩臺高校尤其是魔術愛好者的圈子中,引起了巨大反響。今年,報名參賽的人數有了明顯的增加,陳濤說,經過兩屆的舉辦,閩臺高校大學生魔術大賽已成為我省規模最大、最專業的魔術賽事。
福州高校魔術聯盟負責人陳昕原告訴記者,自從2009年劉謙和他的魔術登上春晚舞臺之后,一股魔術熱潮就在年輕人中掀起,在大學校園流行開來。尤其是最近幾年,“幾乎福建所有的高校都成立了魔術協會”。相較福建高校的魔術協會,臺灣高校的魔術協會成立的更早,水平也高,最早的協會已有30年歷史。“所以,這樣的魔術交流大賽很受大學生們歡迎,對福建喜歡魔術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機會。”陳昕原說。
“為練魔術酒量見長”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兩岸大學生借魔術比賽交流,這中間,碰撞出不少火花,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來自臺灣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陳冠霖,是本屆大賽中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剛讀大二,但他接觸魔術已經有八九年的時間。在近景類魔術比賽中他壓軸出場,表演了自己的原創魔術《千王賭局》。緊張感十足的音樂,配上極具表現力的舞臺動作和表情,最終,陳冠霖獲得了近景類魔術比賽的銀獎。
為了準備這次大賽,陳冠霖可沒少花心思。“比賽用到的道具都是我親手制作的。”陳冠霖說。
與陳冠霖同行的臺灣輔仁大學學長鄭凱文參賽的節目是《海尼根party秀》,用到的是道具是海尼根啤酒瓶。幾十個空啤酒瓶道具,塞滿了兩個高度超過一米的大行李箱。“為了練習這個魔術,我的酒量都見長了。”鄭凱文開玩笑說,因為魔術需要空瓶子,他只能去買啤酒,又舍不得倒掉,最后只好自己喝完。
在所有的參賽選手中,福州船政交通學院的李志福算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與其他在校大學生不同,他去年就已畢業。本次參賽,李志福沒有參加評獎,他的目的是向恩師做一次匯報演出。
原來,去年在廈門舉辦的首屆閩臺大學生魔術大賽上,李志福是參賽選手之一,并且勇奪舞臺類金獎。他表演的魔術是《福鴿》,通俗來說就是憑空變出很多鴿子。表演中,他用到一條絲巾當道具。當時的評委、臺灣魔術協會會長羅飛雄在點評時指出:“你很有魔術天分,舞臺表演力也不錯,可是你的道具為什么皺皺巴巴?這會影響你舞臺呈現的效果。”“我沒有太多錢買新道具。”李志富說。
比賽結束后不久,李志福收到一個快遞,里面有18條嶄新的道具絲巾,原來是羅飛雄向大賽組委會要到了他的地址,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郵寄過來的。“羅老師是美國國際魔術協會臺灣分會的會長,上世紀70年代,他是第一個把變鴿子的魔術引到大陸的人。”收到心中偶像寄來的道具,李志福受寵若驚,至今這18條絲巾還藏在他的“百寶箱”里,舍不得拿來用。“這可以說是改變我命運的一條絲巾。”李志福說,因為羅老師的鼓勵,大學畢業后,他選擇了做一名職業魔術師。
共同愛好架起友誼橋梁
大賽評委之一、《雜技與魔術》雜志副主編徐秋覺得,在閩臺高校大學生魔術大賽中,可以看出臺灣選手的水平總體要高于大陸選手。不過這兩年大陸的學生魔術師進步較快,雙方可謂各有勝場。“大陸學生勝在手法嫻熟,臺灣學生更注重魔術的原創性和情節性,更加國際化。”她給大陸選手的建議是:多參加比賽或進行公開的魔術表演,增加自己的舞臺經驗。
已經擔任了兩屆評委的羅飛雄,也十分肯定大陸學生魔術師的進步。“看著這些年輕人在舞臺上激情四射的表演,總會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可能是出于職業習慣,我看到有天分的年輕人,總是忍不住想切磋交流一下。”在業界,羅飛雄一直以高超的魔術技藝和喜歡提攜后輩而備受尊重,如今他已經走過全球50幾個國家,經他親手指點的年輕魔術師數不清。“如果我的點評或者鼓勵能給他們帶來一點點自信,那花費的這些工夫就是有意義的。”羅飛雄說。
本屆賽事總分第一名的選手熊偉志來自閩南師范學院,對他來說,前來參賽最大的收獲不是賽場奪金,而是認識了一批有著同樣興趣愛好的臺灣學生。“魔術是一門很神奇的藝術,一旦深入其中就會忍不住喜歡上它。”比賽結束后,熊偉志一直忙著跟臺灣的選手合影留念,并且互加了微信。“以后要多多交流,爭取共同成長,一起進步。”
“我們搭建魔法大賽這個平臺,除了為有志學習魔術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學習交流和展示才藝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為兩岸學子搭建一座友誼橋梁。”陳濤說。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