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溪水清澈見底 據(jù)李氏家譜記載,龍安李氏為入閩鼻祖唐代江王李元祥后裔,李元祥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個兒子,也就是說,龍安李氏其實是唐代皇族后裔,元代由永安洋畬遷居龍安。取名龍安,既有族人對于祖宗的追思之情,更有在此安居樂業(yè)之意。民謠“小小永安縣,大大龍安府,縣官不來拜,抓去打屁股”,就從一個側(cè)面表述了那個時代龍安地位的顯要。 在村里有一座頗具規(guī)模的建筑,這就是凝秀堂,目前仍然有村民居住在里面,記者到訪時屋住正在對建筑進行修繕,凝秀堂又稱為騎尉第,建于清乾隆年間,為兩進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有大小房間40余間,由前廂房、門牌樓、門廳、前堂、天井、天井兩側(cè)廂房、正堂、北側(cè)副厝及輔房、商埠和圍墻組成。 凝秀堂依山而建,坐北朝南,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記者在里面看到,門牌樓為磚石結(jié)構(gòu),門額朱書“凝秀”兩字,門廳設(shè)于右邊廂,門額上有一塊“騎尉第”牌匾。正廳上方掛有清嘉慶、道光年間永安、沙縣官員頒給太學(xué)生李樹謨的牌匾。凝秀堂門樓前緊挨著一棵老桂花村,從樹形上看村齡有百年以上。在屋后的溜馬道邊,還有一幢與凝秀堂一路之隔的私塾,墻上的“柳汁染衣”“商山四皓”等壁畫。 |
其它熱圖
相關(guān)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