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師范大學與福州倉山區金山街道金洲社區文明共建、文化共享結對幫扶活動啟動。剛剛獲評“福建省十佳社會科學講壇”的福建師大理論名師大講壇也將首次走進社區,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菜單式服務,目標更清晰
福建師大是福建唯一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高校。
如何將深厚的學科積淀以及人才優勢惠及大眾,福建師大在校內進行了積極實踐,去年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了黨委講師團。
團長王建南研究員,鄭傳芳教授、鄭又賢教授、黃茂興教授等全國知名專家,引領著一支老中青結合的專家隊伍。通過“理論名師講壇”為統領的理論宣講平臺,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現實講堂”“閩臺講堂”“國學講堂”“前沿·熱點講堂”“教學名師講堂”五個分講堂,精心打造了近50個宣講專題,形成專家化、時代化、分眾化、特色化的宣講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來講師團專家僅在校內開展的宣講活動就達200余場,受眾面近5萬人次,成為校園文化的一個品牌活動。
分眾化是講師團的一大特色。面對領導干部,每月編印2期《思想理論動態》,供校院兩級中心組成員學習參考,目前已編印700多期,受到領導干部的喜愛。面對廣大學生,講師團以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學生黨員骨干培訓班、新生入學教育等為重點,圍繞大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特色鮮明的理論宣講。各個學院可以根據定期更新的宣講專題進行“點菜”,方便快捷。
嫁接互聯網,理論更親近
網絡時代,理論宣講自然離不開互聯網。
通過理論熱點“微論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課”制作,線上線下“對話名師”等活動,理論名家、教學名師、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學校官方微博、微信和校園網、校報上開展有針對性地解答當代大學生關心關注的問題,大大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青年學生理論研讀俱樂部等大學生理論社團,也專門邀請了講師團成員作為指導教師,一起組織策劃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活動。
公共管理學院負責建設的分論壇——時政論壇,時常會圍繞某一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思辨性討論,促進大學生理性看待時政熱點,增進對黨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的理解認同。說起今年4月的時政論壇,2014級公共管理類專業學生黃移華記憶猶新。論壇主要探討是政府管理,他們提出,將“互聯網+”與移動政務緊密結合,探索政府管理服務新模式。這一觀點新穎而且論證嚴密,獲得了一等獎。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