漈頭古民居
漈下村
弘揚傳統文化 留住文化的根
時至冬日,寒氣逼人。而作為屏南四大書鄉之首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漈頭村,依然游人如織。村民老甘感慨地說:“政府越來越重視村子的保護工作,不僅主要領導掛點幫扶,還爭取了大量資金。村里大變樣了!”
受益于傳統村落的保護開發,屏南古村落吸引了越來越多游客。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是第四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該村2015年通過競選,被列為全省重點扶持10個歷史名鎮名村名單,隨后該村立即著手編制保護規劃,制定了保護整治實施方案。
讓漈下村民引以為豪的除了秀美的鄉村景致,還有濃郁的歷史風情。該村是涉臺古村,戍臺名將甘國寶祖居地,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臺法緣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集村落文化、名人文化、武術文化、農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態文化于一體。如今,這些已悄然帶動村莊旅游產業的發展,成為周邊居民周末自駕旅游的目的地。
“寧德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深厚。”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寧德既有霞浦黃瓜山遺址(距今3500年歷史),福鼎南廣古窯址、馬欄山遺址,霞浦大京,福鼎瀲城、玉塘,屏南甘棠等古城堡,蕉城中興紫國師塔,福安倪下石塔、興云寺舍得塔,古田吉祥寺塔等古塔名勝古跡,又有開閩第一進士薛令之,抗倭英雄戚繼光,陳普、林振翰、林聰、謝翱、袁天祿等歷史名人祠墓,古田朱熹魁龍書院,壽寧馮夢龍官宦遺址,霞浦赤岸日本空海法師入唐漂著地等歷代名人文化遺跡。同時,寧德市是全國著名的畬族人口聚居區,畬族風情豐富多彩,從畬族的賽歌對歌、婚禮儀式、傳統體育到畬族的服飾、飲食、民居等民俗文化都十分獨特。
悠久歷史,造就了寧德市豐富的歷史文化及傳統村落資源,多年來寧德市不斷積極開展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的申報與保護工作,卓有成效。申報工作的有力推進,進一步加強了寧德市對古村落、古民居、古屋、古厝等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目前,寧德市共有歷史文化名鎮4個、歷史文化名村12個,其中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3個(蕉城區霍童鎮、古田縣杉洋鎮、屏南縣雙溪鎮)、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6個(福安市溪潭鎮廉村、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周寧縣浦源鎮浦源村、福鼎市磻溪鎮仙蒲村、霞浦縣溪南鎮半月里村),有效保護數量居全省前列。
2012年以來,寧德市共有3批次31個村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總數約占全省125個傳統村落總數的1/4,位居全省第一。2015年省住建廳、文化廳公布的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399個中,寧德市共有70個村落入選其中,位居全省第二。
此外,寧德市積極對接國家、省里出臺的政策,爭取上級扶持,促進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加快發展。據了解,國家在2014至2016年3年內將投入300億元資金用于傳統村落的保護。我省也加大了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從2014年開始將連續5年,每年挑選10個村落,對每個村落提供500萬元的經費支持。2015年,寧德市又有16個村莊列入當年中央財政扶持名單,6個村莊列入2016年中央財政扶持名單,全市31個中國傳統村落已有28個獲得中央財政扶持,對進一步保護好傳統村落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