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歸農人路過銀杏群落。
銀杏公園迎來一年最美時光。
萬宅村位于大田縣廣平鎮西北部,距大田縣城76公里、三明48公里,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是一座以余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這里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村寨集古堡、古屋、古樹、古洞、古寨址于一體,被評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是省歷史文化名村。村寨周圍群山環繞,內部流水潺潺,水源極為豐富,寨民基址恰處于山水環抱的中央,整個村寨規劃布局合理,借山借水、精美秀麗,突顯古人地理風水智慧。
立冬到來,萬宅銀杏群落迎來了一年里最美的時光,杏果熟落,滿樹金黃,如夢似幻,孩子們在樹下嬉戲,老人們在休憩聊天,仿若一個美麗的童話。
近年,一些攝影家到這兒采風,拍攝的作品紛紛在外獲獎、展覽,被編輯成冊,在微信圈里轉發,這個隱藏在深山里無人知曉的古村落一下熱鬧了起來。
村里的老人說,這些銀杏是元代官至奉政大夫的老祖宗余成觀游宦山東時引種,后來,村里有了苗木陪嫁的習俗。老銀杏屬于余家祖傳的財產,人人有份,每一株歸屬幾戶主人管理。一株老銀杏樹每年可長200公斤的左右的果,果子可入藥,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銀杏果成為救命樹。
村支書余有創說:“每個周末,都有300多人自駕游和攝影愛好者來這兒觀賞、拍照。”
萬宅銀杏群落歷史悠久,樹齡在200年以上的有23株,總面積有1平方公里,其中被評為三明市首屆樹王的樹齡達818年,是南方少有的銀杏群落。隨著銀杏群落被發現,村莊的歷史與文化被揭開神秘面紗,2014年12月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今年10月被評為省歷史文化名村。
萬宅紹恢堡,建筑宏大精美,結構保存完整,是大田土堡群重要組成部分,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堡建于道光年間,具居住與防御功能為一體,是一座府第式“五鳳樓”民居,主體建筑中軸線分布,依次有外壕、堡墻、前天中、前堂、中天井、廂房等。進入堡內,漫步在前庭后院,細品精美建筑布局,置身雕欄畫棟,仿若穿越時光,曾經繁華浮現。
據介紹:銀杏群落后山頂上有一座舊寨址,傳聞宋朝時有部分方臘義軍流散到此地駐扎,村民稱為方臘寨。山中還有十八洞,當年朱德率紅軍曾經駐扎于此,洞前山路艱險崎嶇,風景奇峻。此外,水尾石拱廊橋也有千年歷史,還有三座富有特色的清代古建筑承振堂、太和堡、瑞祥堡等。
近年來,廣平鎮積極引領當地利用銀杏群落自然優勢,對美麗鄉村核心區進行遠景規劃。第一期投入60多萬元打造以“銀杏王”為主題的銀杏公園,建造銀杏亭、木座椅、鵝卵石漫步道,改造觀光假山魚池。鎮里還計劃將銀杏公園與后山近年來種的200畝銀杏對接,鋪設繞山棧道,直至山頂,保護性開發方臘寨舊址。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