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輯房向東——
今年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誕辰230周年紀念,我們在已出版的《林則徐全集》中選擇部分篇章,包括能反映林則徐主要功績、思想的著名奏折、重要公牘,能反映其真實思想的書信、記錄其勤政的日記,以及體現其精神境界的詩詞、對聯,匯編成冊,并進行詳細的考證與選注。本書系普及讀本,注釋準確,編排科學,方便廣大讀者尋找、查閱、引用。
林則徐是近代中國歷史的關鍵人物,他的政治生涯正處在中國社會的重要轉型期。他為官十四省,處理過各種復雜的政務,當鴉片流毒中華大地之時,林則徐領導了禁煙運動,組織抵抗外國武裝入侵,成為彪炳史冊的民族英雄。長期的政治實踐,林則徐留下許多寶貴的思想財富,這些思想都凝聚在林則徐的著作中。
林則徐的著作有《云左山房詩鈔》《云左山房文鈔》《林文忠公政書》等。新中國成立后,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中華書局《林則徐集》出版了奏稿、公牘和日記以及奏稿、公牘、日記補編,其余部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出版。1995年,在紀念林則徐誕辰210周年之際,福建提出編輯、出版《林則徐全集》,經過幾年努力,《林則徐全集》于2002年出版,共370余萬字,包含奏折、詩詞、文錄、信札、日記、譯編,共六卷十冊。粗略統計,計有奏折1138件,專著1種,公牘196件,文章135篇,詩366題,詞12首,對聯289副,書信1060件,譯編6種,日記涵蓋23年。
讀者要全面、深入了解林則徐的思想,最好是讀《林則徐全集》以及同時代相關的史料。但是,對于初學者而言,通讀《林則徐全集》需要大量時間。要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林則徐的工作全貌及其思想精髓,需要一部簡明扼要的讀本。《林則徐讀本》即從《林則徐全集》中精選重要的篇章而成。
《林則徐讀本》選奏折24篇,涉及河工、水利、金融、農業、漕政、鹽政、禁煙、軍事、民族、礦產各方面情況,全面反映林則徐從政生涯的各個方面;選公牘9篇,涉及勸捐、禁抬物價、傳牌、禁煙章程、銷煙告示、御敵六策等。其中《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突出林則徐的重文思想;節選專著《畿輔水利議》;另選文章7篇,主要反映林則徐的家庭、經濟和工作情況,其中2篇序文是反映林則徐水利、農業方面的重要文獻;節選書信92篇,分10個專題,反映林則徐的思想,是對林則徐公文的重要補充;節選日記14篇,分10個專題,記錄林則徐的日常工作及行程;選詩詞29題,選對聯16副,突出林則徐的高尚情操和愛國情懷。
《林則徐讀本》按散文、韻文分類。散文指公文、專著、普通文章,各類做了區分。韻文指詩詞、對聯。詩詞分詩、詞排序,對聯則按贈聯、挽聯、題聯分別。全書在大小類別下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這樣做的目的是方便讀者按文體閱讀,按體裁、時間尋找、查閱、引用。這是《林則徐讀本》的編排特色。
林則徐翰林出身,飽讀詩書,他的詩文引用大量的歷史、文學典故。林則徐是杰出的政治家,是清代社會生活的親歷者。他的奏折、公牘涉及大量的清代制度和具體政務;他的書信牽涉大量人物;他的日記記錄了許多儒家經典和沿途所見。要準確注釋這些問題,厘清當時涉及的實際問題,還原當時事件,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林則徐讀本》的注釋主要在典故、人名、地名和寫作背景、清代制度、專業術語方面下功夫。典故、人名、地名是解讀詩文的關鍵,也涉及林則徐的交往、寫作地點和當地的實際情況。清代制度介紹有助于理解林則徐工作的真實情況,明白作為官員,林則徐的職責有哪些,他是如何做的、如何想的,他的措施將達到什么樣的政治效果。其中,清代制度和專業問題注釋是一個難點。這個選本注釋還注意到同一事件在不同文體間相互印證,避免各說各話。選注者力圖還原林則徐所經歷事件的歷史原貌,講清問題的實質。這是這本書選注的一個特色。
此外,書信、日記、對聯的大量入選是這個選本的又一特色。這樣做,突出了事件內容,增加了可讀性和趣味性,特別是日記、對聯,是其他選本所沒有的。因此可以說,《林則徐讀本》既是《林則徐全集》的精編本,也是《林則徐全集》的入門讀物,節省了讀者的時間和費用,對于普通的論文寫作,也足資引用。
林則徐選集近年也有出版,有文學選本,突出文學性;有普通選本,卻沒有注釋,閱讀有一定的難度。《林則徐讀本》兩位選注者是當年《林則徐全集》的點校者和責任編輯,他們熟悉林則徐著作的內容和整理情況,選文較為全面,選編力圖反映林則徐政務的方方面面,反映林則徐的思想風貌,尤其突出林則徐愛國愛民、勤政廉潔的思想以及高尚道德情操。林則徐禁煙、抗英、治水、賑濟文件的選入,對于青年讀者了解當時的社會和林則徐的精神,都是很好的學習材料。《林則徐讀本》所選的有關篇章,是林則徐愛國精神的濃縮,值得廣大讀者學習、領會。
林則徐從小酷愛學習,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就是幼年汲取中華優秀文化并在政治實踐中而形成的。一代偉人正是通過學習、實踐,逐步形成其光輝的思想,這值得我們研究、思考。我們組織編輯、出版《林則徐讀本》正是希望讀者能通過閱讀原著,拉近與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距離,感受其偉大的功業、博大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學習中加深對林則徐思想和精神的理解,滋養中華民族的浩然之氣,從而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