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廉文化的 “生態密碼”活起來
繪就一幅生態圖景
“香樟樹:無私質樸、抗腐驅害。”在柘榮縣黃柏鄉中華游氏文化公園,植物景觀牌吸引了參觀者林敏的目光。
以生態美景詮釋清廉風韻,在當地不是特例。到過柘榮的人,隨時能從柘榮的山水風景、自然風物中感受到廉文化的氣息。
“我們選取了柘榮生態符號中的水、竹、茶,分別在機關、學校、農村打造水廉、竹廉、茶廉等文化示范點。”縣紀委宣教室主任陳忠雄說。
縣水利局的“水廉”文化教育室,打造得頗具匠心。通過概括提煉水的清爽潔凈、從容公允等品質,呈現歷史和當代著名的治水興利及當地水利建設的勤廉事跡。
“人生當如茶,清廉勝浮華”“君子之交淡如水,為官之道清似茶”……走進富溪鎮嶺后村,又寬又長的茶廉文化墻讓人眼前一亮。村支部書記林良堯說:“村里做大茶產業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建起茶廉文化展示館和文化長廊。”
竹子賦含的氣節、奮發等品質與清廉精神高度契合。為此,素有“千里翠竹”之稱的乍洋鄉在學校建立起“竹廉”教育基地暨竹子文化園,讓廉潔教育與德育、美育結合,引導師生在教學中踐行竹廉精神。
“今年將把生態清廉符號和旅游觀光嫁接,拓展新的傳播平臺,在‘柘榮生態旅游網’‘長壽柘榮’微信平臺開設專題和專欄,利用新媒體集聚廉文化正能量,推介柘榮生態新形象。”柘榮縣委宣傳部耿劍說。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