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技能比賽現場
東南網11月19日訊(本網記者 王祥楠 通訊員郭子芳)雕揚刺桐港,藝結泉臺緣。18日上午,“泉臺兩岸職工雕藝技能競賽暨雕藝研討會”在中國“雕藝之鄉”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雕藝街舉辦。200多名來自兩岸的雕藝大師及參賽選手參加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由泉州市總工會、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泉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辦。“泉臺兩岸職工雕藝技能競賽”為雕藝類技能競賽,采取現場操作比賽方式進行。“兩岸雕藝研討會”則圍繞著“新的經濟形勢下雕藝產業發展如何尋求突破口”為主題。
閩臺文化一脈相承。張坂鎮雕藝協會會長黃志亮介紹,泉州雕藝源遠流長,自古以來與臺灣雕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30多年前,海峽兩岸關系開始破冰,張坂木雕得五緣之利,最早與臺灣雕藝界進行商貿往來與技術交流。臺灣同行尋蹤來到張坂,聘請民間工藝師進行木雕佛像、神像生產,進一步促進了兩地雕藝的交流。
“今天,我們再次因為雕刻藝術走到一起,是泉臺雕藝文化交流的一次盛會,也是超越藝術本身的親友相會,更是血濃于水的情感升華。”黃志亮期待,隨著兩岸文化更深層次的交流,張坂雕藝與臺灣雕藝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臺灣苗栗縣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蔡獻堂介紹,三義為臺灣木雕之鄉,三義木雕業有著近百年的歷史,此次交流匯集了臺灣雕藝界菁英之作品,從人物、動物、寫實以致抽象,希望借由豐富、多元、精彩的元素,營造出一系列心靈的藝術盛宴。蔡獻堂表示,“閩臺本一家,希望借本次活動能結合兩地的特長,深化合作共創雙贏。”
泉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賴暢水出席活動開幕式表示,雕藝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藝術財富,已成為泉州臺商投資區重要的文創產業,舉辦泉臺兩岸職工雕藝技能競賽對兩岸職工交流技藝、加深感情搭建了新的舞臺,是一個有益的探索。
本次雕藝技能競賽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競賽總分第1名的選手,符合條件的,可按程序申報“泉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獲得前3名的選手由泉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泉州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同時泉州市總工會授予“泉州市金牌工人”榮譽稱號。
開幕式現場
漆線雕技能比賽現場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