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眾廈門海邊“送王船” 10米王船在環島路“化吉”游往天河
作為討海人主要信仰場所的廈港龍珠殿,傳承有此儀式,自龍珠殿上世紀90年代初恢復后,共舉辦了七屆“送王船”,今年是第八屆。臺灣基隆的龍珠殿、夫子廟等臺灣宮廟也參與了進來。
為了這艘王船,沙坡尾避風塢旁,臨時搭起王船廠。造王船是件頗費力的事,造船期間不準生人進入,還得配合相應科儀。王船造型,是舊時三桅遠洋福船的模樣,和真實木船沒什么差別。還要搭配十二生肖、太極、船尾龍等彩繪,獅頭、王爺、皂班、八大水手、三十六官將等紙扎技藝。
昨天下午,王船在眾人簇擁下從沙坡尾出發,經大學路、蜂巢山路、思明南路、演武路,一路到環島路珍珠灣附近的書法廣場,“化吉”燒化入海,游往天河。
民俗專家說,以前,“送王船”入海并不燒化,有的船會漂過臺灣海峽,在所停留的地方供奉三天再送出去。300多年前在臺南,一位漁夫撿到從大陸漂過去的王船后,還就地修建了一所宮廟。在王船這事上,兩岸早已經形成一種默契。
?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