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眾廈門海邊“送王船” 10米王船在環島路“化吉”游往天河
東南網11月1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文吳曉平/圖)兩岸的民間百姓,在廈港沙坡尾旁,花了44天造起一艘10.2米長的王船。昨天,這艘王船游過老廈門的街巷,在環島路“化吉”,游往天河。
這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峽兩岸復辦的第八屆“送王船”典禮。為了這場盛典,臺灣有不少民眾從海峽對岸趕了過來。
送王船,是閩南地區沿水聚居鄉社的一大盛事。廈門民俗專家說,這與閩地的王爺信仰有關。王爺神具有代天巡狩的職能,他能替天行道,驅邪魅,拘疫鬼,借由送船科儀帶去天鄉。造真船入海,任其漂流,明清時期,送船科儀在閩臺地區最為興盛。現在,這一習俗成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