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仙游縣新窯村:三百年陶藝 雙手代代傳
在陶罐上刻花可賦予陶藝品生命力
在整個陶罐制作過程中,最為曼妙的工序就是在轉盤上拉坯塑型
東南網11月1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偉強 陳小芳/文 馬俊杰/圖)陶器工藝品是中國最古老的工藝美術品,在中國工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百多年前,郭氏入閩始祖在現今仙游縣蓋尾鎮新窯村建龍窯、制土陶,他們用靈巧的雙手將泥土繪制成一個個精美的陶藝術品,并走進千家萬戶。
新窯村郭氏傳統土陶技藝代代相傳,至今已傳至第17代,傳承人郭瑜斌不僅繼承了郭氏先祖的土陶技藝,還將陶藝品遠銷歐美。如今,他開啟全新探索,將機械與手工相結合,既能提高產量,又能延續傳承傳統技藝。
昨日,海都記者前往新窯村,感受從泥土到藝術品之間的百年技藝。
三百多年龍窯已燃燒至今
剛到新窯村,一股燒窯味便撲鼻而來。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座古窯,當地人沿襲先人的叫法,將燒陶窯稱為龍窯。窯主人郭瑜斌說,郭氏祖先在三百多年前入閩來到新窯村后,就帶領族人開始土陶制作,現存的龍窯便是當時先祖留傳下來的。
如今,村里仍有幾戶人家與郭瑜斌一樣,堅持從事傳統土陶生產,而且沿用的是古人發明的傳統制陶工具,用靈巧的雙手在簡陋的陶車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郭瑜斌說,不僅龍窯是祖輩留傳下來的,工坊也都有兩三百年的歷史,至今村人都舍不得推掉,老師傅們都樂意在破舊的瓦房內施展技藝。
練土、拉坯、作畫、燒窯……近十道工序,純手工完成。當天,得知海都報將對新窯村傳統土陶技藝進行報道,郭瑜斌特地安排兩位大師,將土陶技藝精髓展示給記者看。他們希望能通過海都報,將該項非遺文化傳播給更多的人。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