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里,保留著原有的大煙囪,折射出泉州早期工業文明的影子。劉益清 攝
聲音
東南網11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麗明 唐亞新)
日本橫濱市文化觀光局文化項目推進部長阿部昭一:
橫濱港是日本最早對外開放貿易的港口之一,也是日本近代文化的發祥地。如今,它更是以其尖端產業而聞名于世。橫濱于2014年榮膺“東亞文化之都”后,舉辦了多種多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和中日韓文化交流活動,包括中日韓三國藝術家、文化人參與的“橫濱沙灘藝術展覽”“東亞文化城市節”“中日韓電視制片人論壇”等。
青少年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未來三地將更多地開展青少年之間的交往,共同推動文化藝術團體、企業在城市發展方面互相借鑒和合作。
韓國光州國際交流中心所長申京求:
不同于泉州主要是由政府主導的,光州的東亞文化之都項目建設由市政府聘請、成立像東亞文化之都計劃委員會等專業的機構,然后這些委員會來負責。本質上來看,即是由學院派來主導。
像去年的光州東亞文化展覽中,他們的一個重要主旨就是文化惠民,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這些藝術資源。但光州在文化繁榮方面還是遇到了一些挑戰,其中一個就是建筑方面的藝術家不多。年輕人工作的自由度不夠高,希望能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參與。
東亞文化之都項目對參與其中的城市帶來了不少積極的影響,但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像泉州這種能夠請東亞三國代表坐下來,進行思想交流碰撞的論壇在其他地方還比較少。
華僑大學副校長曾路:
泉州是東亞文化之都,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今后可以嘗試將“海絲”與“文都”相結合,進行更好地發展;另外,可通過大力發展和促進泉州文化旅游,促進泉州教育交流,讓學校學生更多參與泉州文化的傳播。據介紹,近幾年,泉州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十分頻繁,華僑大學學生也踴躍參與。此外,還有很多海外華人華僑學生在此就讀,他們可以起到對外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作用。
![]() |
![]() |
責任編輯: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