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畬族花斗笠 民間技藝“頂上功夫”
畬族花斗笠正面
畬族花斗笠背面
傳承人蘭壽其(左)、吳孫存(右)在學習編織花斗笠。張世鎮攝
寧德網消息(記者 鄭振忠 通訊員 何焱紅)10月8日下午,村民吳孫存家中的廳堂。聚集了不少來自福州的客人,這些人當中大多是沖著他手里的畬族花斗笠而來。
蘭心佺、吳孫存、蘭壽其都是霞浦縣崇儒畬族鄉上水村人,一個人口720多人的畬村,300多年后的今天仍保留著畬族傳統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其中傳統竹編工藝通過老藝人手把手地教學,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而這一代,傳到了吳孫存和蘭壽其的手上。
歷史淵源
從勞作用具到民間工藝珍品
畬民勤勞儉樸,他們在閩東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畬族花斗笠不僅在農業生產中作為遮陽擋雨的工具,而且在畬族女子中還作為飾品深受歡迎。
“過去畬族姑娘出嫁可少不了這花斗笠!”上水村第一書記張世鎮向記者介紹說。
上水村的畬族花斗笠是介于生產、生活用品與工藝美術品之間,亦或稱“花笠”,為畬族女子專用。據介紹,上水村編織花斗笠的歷史悠久,且代代相傳,曾形成一定規模的竹編手工藝產業。張世鎮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上水村曾成立花斗笠合作社,其生產的花斗笠銷往包括浙江在內的畬族聚居區。
“霞浦畬族花斗笠是頗有名聲的,是較貴重的服飾品,做工很精……由于花紋細巧、形狀優美,加上水紅綢帶、雪白的織帶及各色的珠串,更加顯得精巧而富有民族風格。”這是1958年《畬族文藝調查·傳統工藝美術》對畬族花斗笠的描述和評價。畬族花斗笠及其制作技藝的珍貴,是閩東畬族竹編工藝的代表之一。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