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活”起來
從“守門人”到“播火者”,南平市博物館文物展覽異彩紛呈——
讓文物“活”起來
□葉薌茗 黃佳暢/文 炯歌/攝
南平市博物館裝修后的一樓展廳
英國大英博物館專家到南平博物館參觀
市民認真觀看展品
南平市博物館裝修后的一樓展廳 11月上旬,《范金琢玉——耀州窯陶瓷器精品展》在南平市博物館盛大舉行,吸引了眾多市民,省博物院研究員林育亮等也專程來參觀。耀州窯是我國歷史名窯之一。此次展覽共展出耀州窯陶瓷珍品116件,包括唐三彩、唐黑釉瓷、青釉鏤孔龍紋復層式熏爐、明代白地黑花瓷器等精品,展品時間跨度自唐代一直到民國,基本涵蓋了耀州窯的基本造型種類,充分展示了耀州窯的發展歷程。
11月1日上午,雖然是雨天,南平市博物館里還是人頭攢動,一批一批觀眾接踵而至。在展廳現場,市直機關一位干部帶著10歲的女兒,正在逐一觀賞各個展室的展品。他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我女兒從小在建陽水吉長大,對建盞耳濡目染,希望通過與耀州窯瓷器的觀察比照,增進知識、培養興趣,陶冶性情。”在家門口即可觀賞高端的文物展覽,讓市民大飽眼福——這一現象得益于南平市博物館盤活資源、讓文物“活”起來的做法。
![]() |
![]() |
責任編輯:王超 |
相關新聞